史纪良,男,1945年生于北京。高级经济师,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1963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1968年毕业。1983年后历任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副行长;;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副行长;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行长;中国农业银行行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珍惜大学的时光,更加踏实地做学问,毕业了也要耐得住寂寞,打好基础,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史纪良
中国银行发展史 记于他心 量于他胸
——记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席史纪良校友
2008年3月4日,我们校友工作者协会采访小组成员在金融街银监会办公室对史纪良进行了采访。史纪良言语之间,神态之中,无不散发着一种令大家自然而又不自觉中折服并敬仰的底蕴,那是相随中国金融业浩瀚大海起伏跌宕之后的从容淡定,那是历经坎坷阅尽沧桑之后的坦荡释然,那亦是一位长者面对勤恳向上之后辈的殷殷切盼。
大学:踏实学习 投身社会 爱好体育
1963年,史纪良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当时金融学属于边缘学科。在谈到专业选择的问题时,史纪良说,除了自己对金融的兴趣,也有亲友的影响。当时在银行工作的一位亲友认为将来金融业发展空间很大,国家将会急需金融人才。如是,怀揣着对于未来的无限憧憬与美丽构想,如此,盛装着对于中国金融业广阔发展空间的无尽遐想,他镇定而慎重地向自己职场生涯迈出了神圣一步。
1963年正值国家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各方面条件都不太好,中财校园很小,仅仅是一个小四合院,但同学们觉得它更像一个小花园。学院是从培训机构到成人教育,慢慢发展成院校的,63级是中财被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后招收的学生,因此在校生数量不多,师资力量也是参差不齐。在这样的背景下,63级学生系统学习的时间并不长,仅仅在1963年和1964年学习了两年基础课,1965年就开始参加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史纪良是在湖南武岗参加的中央财贸社教总团。当时的社教成员来自人民银行、财政部以及地方干部和中财的大学生。当时一个学生大体上负责一个大队,从教育农民、学习文件,到对乡村干部进行清账目、清仓库、清工分、清财物的“四清”运动。史纪良回忆说:“一年的时间对我们锻炼很大,尽管专业课的学习受到了影响,但我觉得这次活动对我人生的锻炼及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帮助很大。”“四清”回来后,又开始“文革”,因此专业课的学习时间很短。当时的金融系开设了金融学、工商信贷与管理、经济活动分析等主要专业课。在当时的环境下,老师们教学都非常敬业,63级金融系主任张玉文老师非常和蔼可亲;专业课老师俞天一风度翩翩;班主任李展才、佟文生老师认真负责,非常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师生感情很融洽。
“概括我的大学学习,第一,我们的学习背景是三年自然灾害以后,生活条件艰苦,因此能有机会到大学学习我感到很庆幸;第二,选择的专业不热门,算边缘的,但总觉得财经类学科对整个社会还是有用的,尤其金融,当时是稀缺学科,尽管当时比较冷,但是现在看来还是选对了;第三,中财是一个小学校,虽然环境不太好,条件也不太好,但大家学习都很努力,整个学风是很认真、踏实、不浮躁的,尽管学习的时间不长,但所学对一生的工作都起到了很好的基础作用,终身受用。”
大学时代的史纪良热爱学习,但并非一味死读书。他兴趣广泛,尤其喜欢球类运动,是63级金融系足球队的守门员,班级篮球队的成员,爱打乒乓球,还是游泳好手,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横渡十三陵、横渡昆明湖以及从湖南邵阳社教回来时的横渡湘江活动。回想起这些,他认为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很有意思。
工作轨迹:万丈高楼平地起
回想毕业后工作的40年(1968-2008),史纪良认为他一步一步走得比较清晰,一生过得很有意义。1968年,他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毕业。根据当时中央“面向农村、面向工厂、面向边疆、面向矿山”四个面向的号召,他被直接分到黑龙江小兴安岭林区的人民银行,从窗口记账做起,在科室搞信贷、搞计划,做信贷员、计划员、综合员等,基本的业务工作都做到了。1979年做科长,然后又提升做市行的副行长。由于工作中表现出色,1983年,38岁的他被任命为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副行长;1989年又从黑龙江调到天津,担任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副行长;1991年开始担任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行长;1994年调回北京,担任中国农业银行行长;1997年被任命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2003年组建银监会,当时按照人民银行的分工,他主管银行监管,因此按照业务范围,被调到银监会工作,担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兢兢业业直至退休。
如今,由于年龄的原因,史纪良不再担任副主席职务,也没有连任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卸去过往的辉煌盔甲,放下一身的灿灿誉名,过着半退休生活的史纪良有时会到办公室看看文件,翻翻书,上上网,和大家聊聊天,生活工作顺心惬意。
放下的,是曾经千淘万漉之后的荣誉着身;放不下的,却是对于中国金融的记挂。办公室的窗外就是著名的金融街,高楼林立。这里,跳动着的是中国金融业的勃勃脉搏,流淌着的是中国金融的沸腾血液,举目眺望着这条街,史纪良感触良多:“从银监会搬到新楼,我就在这个办公室工作,窗外就是金融街。我们银监会是负责整个中国银行业的监督管理,中国整个金融资产的80%是由我们来负责监督管理的,因此银监会的工作内容很多,岗位确实很重要。”
掌舵: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如果把不断摸索、发展中的中国银行业比喻成一条行驶在汪洋中乘风破浪的航船,那史纪良可以当之无愧地成为这艘大船上的身负重任的掌舵手之一。中国的银行业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几个大的过程,他都经历了,有的他还是组织者。当然,更多的是作为具体政策的贯彻落实者。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银行业是大一统,只有人民银行一家,它既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者,也是具体业务的操作者。1979年首次分设专业银行,希望为国民经济支柱部门承担融资服务。当时,史纪良从黑龙江人民银行到专业银行,开始一同探索中国金融业的发展道路。随着经济金融的前行,专业银行因承担了过多的国有企业历史包裹、改革负荷而步履维艰,于是,专业银行重新商业化。当时,史纪良任农业银行行长,并组织分设了农业发展银行,专门承担国家政策性项目对农业的金融服务,为农业银行完全按照商业化的模式来经营提供了条件。问题总是在不断得出现,于是,需要不停不止地思索如何解决、如何更好地发展。商业银行的管理中表现出的财务包袱过重、风险管理漏洞过多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如火如荼。
史纪良谈到,中国银行业发展的这几步可以看得比较清楚:大一统的人民银行,然后是专业银行,在这个基础上又形成了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分设的格局,最近几年正在深入进行的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这也是目前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结果。
从最近几年的改革成果看,应该说初步的目的达到了,国有商业银行包装得不错,引进了战略投资者,国家也注资了,工行、建行、中行这几家大银行也上市了,上市之后的形象也还算可以,尽管垄断的行业难免有些坏毛病,总的看还是在朝着好的方向前进。但是中国银行业的这种好形象能维持多久仍是他比较担心的问题。他还谈到了中国银行业的公司治理现状,对公司治理的有效性比较担心。因为,现在虽然总行已经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成立了董事会、高管层、监事会,但是从总行、省行、地区行到县行,这么庞大的一个系统,如何能够指挥如意,能够有效管理,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自豪:见证中国银行业的成长是我的荣幸
一路走来,史纪良为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贡献卓著,他更是把有这样为银行业发展出谋划策的机会视为自己的荣幸。史纪良说,自己之所以感到荣幸,是因为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这几件大事,他都参与了,包括如前所述的政策性银行的设立、农业发展银行的组建、人民银行的机构改革。当时作为党委成员的他和行长戴相龙一起,按中央的决策组建了大区行,之后又从人民银行拉出一批人马组建了银监会。除此之外,还有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他自始至终都参与了其中,他既是组织领导者,又是具体方案的制定者,也是改革的推动者。他坦言,“毕业的四十年,日子过得不错,比较丰富。我们这个年龄段在银行工作的中财的同学也好,校友也好,有不少,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时候,我看到中财好多的校友都在银行业,证券业也很多。80年代的好多人现在也都成为骨干了,像我们非银司的司长柯卡生,外管局的李东荣副局长,工商银行总行的牛锡明副行长等等……”字字句句中无不充满着对于中财的眷恋,对于中财校友的肯定。
“我觉得像我这个年龄段的人,虽然生在旧社会,但长在红旗下,世界观的形成在五、六十年代,那时受爱国主义、共产主义、集体主义的熏陶很深。我们和共和国一起成长,受到祖国一整套的教育,对党和人民是一心一意的。我觉得如果没有改革开放这样的大环境,像我们这样踏踏实实搞业务的人不会走到现在的程度。正是有这样的大背景,我们60年代毕业的学生才有了更好的展现身手的机会;正是有了这样的机会,才给了我们这个岗位。所以说我觉得我们赶上的时代不错,年轻的时候吃点苦,中年以后事业还算有成。”
寄语:踏实求学 打好基础
史纪良说:“当时我们在学校学的是三大中心,那时受苏联理论的影响,教材都是苏联的那一套。当时搞信贷的学工商信贷与结算, 俞天一老师给我们讲搞信贷最重要的就是物资保证性,只要有物资做保证,这笔信贷就是安全的。”
“现在的银行业知识比我们在学校学的那些东西丰富多了,你们现在的知识领域,包括理论的基础和整个信息,比我们那个时候要好的多,因此你们面对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因为当时中财毕业生比较少,银行的大发展又需要人,我们正好填补了这个真空。而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金融的服务是全方位的。经济越来越全球化,金融也必然要为之服务,金融产品、金融工具会层出不穷,因此对金融管理人才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对于中财大的办学条件,史纪良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认为从师资力量到社会影响,都比他们那时强多了,学校也在不断创建更高的软、硬件环境,在校学生素质也越来越高,在高校如云的首都,中财在很多方面都仍然有着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
最后,史纪良对中财的在校学生提出了两点期望:“一是希望在校生能够更踏实一些,在有限的四年时间里,能够多看看书,多上上网,上网是在网络上找最新的信息、最新的经济动态,最新的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有意识地多看点书。我觉得在学校期间踏踏实实搞点学问,特别是在社会这么浮躁的背景下,踏踏实实做学问是很难得的,我希望中财的同学们都能够珍惜这一点。另外,毕业之后要耐得住寂寞,只有踏踏实实在一两个岗位上深入得干几年,才能为今后更好的发展打下基础。不要把自己估计得过高,因为现在的社会确实是人才济济,只有耐得住寂寞,踏踏实实地在本职岗位上打下基础、做出成绩,才会被重视,才能够为你们更好地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提供条件。”
后记
采访归来,心情激动,感触良多。论“中国银行发展‘史’,‘记’于他心,‘量’于他胸”,实不为过,这就是我们的“史”、“记”、“量”——史纪良!
(校友工作者协会记者:李佳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