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当前位置: 人物

李秀莲

发布日期:2019-04-19 | 来源: | 赞:


 

李秀莲,女,1932年生于北京。1951年考入中央税校(现中央财经大学)财政专业。1954毕业后分配至电力部基建局工作。1956年调到电力部建设总局,1968年下放至北大荒,后到河南“五七”干校学习,1972年返回电力部,分配至电力部对外公司参加国外工作。高级会计师,1987年退休。


 

 


 

我就坚信一条:相信党,相信国家,相信人民。


 

——李秀莲


 

 


 

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高级会计师李秀莲校友


 

 


 

李秀莲校友虽然已年过花甲,但依然精神矍铄,和蔼可亲,认真聆听她当年在中财的故事及毕业后的工作经历,翻看珍贵的老照片,使我们像是在与自己年迈而慈祥的老奶奶促膝谈心,温暖而又亲近。


 

艰苦锻炼


 

谈起在母校的求学经历,李秀莲感慨颇深。在那个红色的年代,人们的思想都非常单纯,上学的目的就是为了革命。李秀莲的兄长嫂子都是老一辈革命者,同时也是当时艺术界的知名人士,两人从革命大学战友到人民大学的同学,再到后来从事艺术事业,都表现出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人士的热情,正是受到这份热情的鼓舞和熏陶,李秀莲走进了中财校园。


 

作为中财最早一批学子,李秀莲对母校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感情。当时,中央财经大学的称谓是中央税务学校,校园不过是张自忠路路边的一个小院子。回忆起母校,李秀莲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艰苦。建国伊始,百废待兴,资源极其匮乏,物质条件异常艰苦。中央税务学校刚刚建立,各项制度都亟待完善,师资欠缺、教学条件极其简陋。当时的学校就是一个四合院,破旧的瓦房,破损的桌椅,简陋的教学设施,但就是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下,中财却培养了新中国的第一批财经专家。当时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仅有16元,交通不畅,很多外地较远的学生四年都没回过一次家。艰苦的条件练就了学生坚韧的品格,面对学校简陋的条件,中财学子没有抱怨,没有不满,有的只是更加的努力和奋进。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开拓进取,中财逐渐形成了忠诚团结的优良校风。


 

对于母校的老师,李秀莲赞不绝口。当时的师资条件十分有限,来上课的老师大都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抽调的,有时候甚至是中央首长亲自授课。李秀莲清楚地记得,那时候给他们讲政治经济学的老师就是当时的财政部长。条件虽然有限,但老师对学生是一片赤诚,尽心尽力地教授学生知识。记忆最深的是当时的辅导员贾勇政和班主任估世芳两位老师给予大家生活和学习上的指导,让同学们终身难忘。


 

19528月,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中央税务学校与北大、清华、辅仁、燕京四所大学经济系合并为中央财经学院。因此,李秀莲有一年的学习时光是与来自其他各学校的同学一起度过。


 

相信党和人民


 

1954年,李秀莲毕业后被分配到电力部基建局财务处工作。当时实行的是工作单位与学校双向反馈制度,工作单位要把学生工作的情况反馈给学校。刚刚到岗的时候,她对自己所要做的工作感到茫然无措,学校所学的知识在工作中能用到的不多,但她并没有放弃,而是脚踏实地,向经验丰富的同事学习,并做到学以致用。就这样,她迅速适应了自己的工作,并在自己的岗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此后,她到电力部对外公司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工作更加辛苦。当谈到在国外工作的经历时,她表示:在国外工作最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同时,要忠诚于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忠诚于自己的事业。


 

文化大革命期间,李秀莲遭受严重打压。红卫兵怀疑她的家庭出身有问题,一时间,她的兄长、嫂子都遭到迫害,自己也被怀疑为右倾分子,被批斗、迫害。墙壁上贴满了各种大字报,但是,无论情况多么糟糕,她内心只有一个信念:就是相信党,相信国家,相信人民。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她才能够在那段峥嵘岁月里依然百折不挠,尽心工作,保持着一个共产党员无悔的忠诚!


 

珍惜时间 充实自我


 

谈起母校未来的发展,李秀莲感慨颇多。作为老一代中财人,她见证了母校近60年的发展。如今中财学子遍布大江南北,在不同的岗位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李秀莲也感到无比的骄傲和欣慰。她说,中财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大家有着共同的目标,一定要牢记校训“忠诚、团结、求实、创新”,一定要互助互爱。她寄语同学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努力充实自我。现在的条件比过去好多了,有崭新的校舍,完善的设施,充足的生活保障,学生们一定要珍惜,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同时,要戒骄戒躁、脚踏实地地干好每一件事,只有勤奋、踏实、努力、拼搏,将来才能成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李秀莲的经历正是这句话的有力佐证。


 

 


 

(校友工作者协会记者:张捷珊 王浩宇)


 

上一条:刘根富

下一条:谌贻恒

故事STORY

服务SERVICE

学院南路校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

邮编:100081

沙河校区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

邮编:102206

版权所有:中央财经大学 京ICP备050046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