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当前位置: 人物

张汉兴

发布日期:2019-04-19 | 来源: | 赞:


 

张汉兴,男,194410月生于河南唐河。1964年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系,1968年毕业后,历任青海省财政厅副厅长、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民政部计财司司长,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工作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张汉兴


 

 


 

临危受命 锐意进取


 

——记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张汉兴校友


 

 


 

穿过回廊,一间不大的办公室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里便是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张汉兴的办公室。屋子不大,却显得很空旷,里面的摆设不多,只有一张办公桌,一张沙发,许多字画。张汉兴对我们一行很是热情,一番寒暄后,便开始正式接受我们的采访。


 

支援边疆二十年


 

1968年,张汉兴从中央财经大学毕业后,便主动提出去中国的大西北。他感叹地说,在青海省工作的二十年是我人生中最为宝贵的二十年。刚到青海,他便被直接分往一所解放军农场劳动锻炼,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在农场劳动整整一年以后才被派往工作岗位。在工作岗位上,他认为最为重要的工作品质便是勤奋上进,在工作中一步一步提高自己。


 

他在青海省海南州财政局任职期间就一直严格要求自己,经过几年的奋斗,本来是要被提拔为财政局的领导,可后来因为机缘巧合,他被调往省财政厅。原来,根据张汉兴在基层的实际工作经验,他向当地报纸投递了一篇关于财政工作的文章,这篇文章也深得省财政厅领导的青睐,于是便被调往省财政厅科研所主持工作。


 

在青海省财政厅,张汉兴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白天他进行正常的工作,到了晚上便进行文案写作,用他自己的话说,常常是一口气进行三五个小时的工作,基本上就是连轴转,晚上不怎么睡觉。长时间的辛勤工作终于换来了成果,在青海省财政厅,他是领导满意,群众认可有口皆碑的,也算是比较早的提升为财政厅副厅长的人。


 

谈到在青海省财政厅的主要工作事迹时,张汉兴觉得他在工作中的最大特点就是创新求变,从不因循守旧,能够利用财政工作的一些动态信息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进行引导。当时张汉兴主抓办公室、农财科和财政研究所的工作。工作期间他本人最大的创新便是成立了名叫发展生产资金局的机构,他提议将周转金,财政拨款,贴息贷款交由发展生产资金局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而这一提议也确实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资金局提供的资金扶持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发展,如金矿开采、硅铁冶炼,后来成为青海省一些州县的支柱产业,大大促进了青海的经济发展,也帮助一些县实现了财政自给。


 

他还一再强调,走上领导岗位,主要想的就是怎样才能够给人民多做一些实事,做一些好事,如今回忆当年工作的情景时,他说现在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经常去一些农村、牧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98年的那场大洪水


 

“今年我准备写本书,是关于我在慈善总会所经历的第一件事情,也不多写,只写那一年的。”张汉兴开始回忆那年发生的事情来。


 

98年那场特大洪水是百年不遇的,其实在这之前国家在进行抗洪抢险时主要是政府拿钱的,别说动员民众救灾,就连外国的援助也是很少接受的。所以说,98年那场特大洪水算是咱们国家第一次动员全国民众共同救灾的,可以说是万众一心。而就在这时,我也去了慈善总会,刚一上任,便开始开会讨论救灾方案。”张汉兴从来都不是一个因循守旧的人,他提出主动联系中央电视台,看能否在全国范围内造成一种全民救灾的宣传气氛。于是闫明复会长便给时任广电总局的田局长打电话,两人一拍即合。最后确定举办大型慈善义演。


 

88日,我们开会,部署相关的筹备情况,816日,便举办了大型的募捐晚会,中间仅用了一周的时间。”


 

晚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在慈善总会这一方面,每天予以募捐的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都数以万记,当时慈善总会的办公室蔚为壮观,每天光是志愿者便来了200人。张汉兴自豪的说:“咱们中国人,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而其中的工作强度也不言自明,年近花甲的他每天需要连续工作16个小时。


 

当然,辛勤的劳动换来了可喜的成果,张汉兴向我们介绍了几个数据,慈善总会总共接受资助7亿之多,现场直接募捐414亿元。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对此次活动表示高度赞扬。


 

在慈善总会工作的10年中,张汉兴主要主持日常工作,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进取创新的工作理念为慈善总会带来了勃勃生机。


 

谈起当初张汉兴进入慈善总会工作的原因,他还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当时他任民政部计财司司长,一次同原政协副主席,时任中华慈善总会会长阎明复同志同去某省一所孤儿院视察时,阎会长动情地把身上所有的钱捐给了孤儿院,在阎会长的感召下,张汉兴也将身上所有的钱捐了出来,并答应阎会长,等他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一定和阎会长一同做慈善事业。事隔五年,张汉兴自己要求去慈善总会,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我觉得做为一名中国人,应该富有爱心,这也是咱们的美德。”


 

我所亲历的会计风暴


 

在采访张汉兴以前,我们就曾拜读过他编写的《我所亲历的会计风暴》一书,书中,他以其组织者,领导人的身份向我们讲述了他所亲历的会计制度改革的始末。


 

在被问及张汉兴对当初工作的实际感受时,他说自己的感情很是复杂,但不可否认的是,那场会计制度改革是他生命中的一件具有非凡意义的大事,他在书中也这样写道:“人活在世上总是有使命的,而我的使命就是完成了会计制度改革。”


 

张汉兴不无感叹的说,在财政部会计司工作的五年是我这一生中最有成就感的五年,我的初衷就是想把这五年所发生的事情如实的记录下来。但是这本书在社会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财政部也是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张汉兴是1988年冬天调往北京的,任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当时,我们国家的会计制度还有很深刻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并且基本上为我国所特有,并不与世界相接轨。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又急需同世界接轨,这就必然需要经济语言—会计进行改革。在当时,上海的企业为了引进外资,需要花费300余万元聘请外国的金融机构做一张国际认同的会计报表。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家财政部开始着手进行会计制度的改革。但是进行会计制度的改革却有两大困难:


 

就国内而言,当时在财政部内是“大财务,小会计”、“财务不能动,会计也不能动”在这个过程中,张汉兴经常组织部内成员开会讨论,共同研讨改革对策。而且也经常实地考察。他去过全国各地,参加了国家会计制度研讨会,去过上海、广东、江苏等地,走访了改革试点企业。对国家的会计改革事业可谓是鞠躬尽瘁。


 

就国外而言,当时国家的会计制度改革世界银行也曾一度想插手中国的会计制度,张汉兴带领财政的同事与世界银行的相关人员进行斡旋,终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制度。


 

1993 71 ,我国新的会计制度在张汉兴及其同事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得以顺利实施,然而就在这时,他却默默地选择去民政部工作。因而,如果没有《我所亲历的会计风暴》这本书,人们是断然不会想起曾经为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张汉兴的。


 

张汉兴说:“工作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


 

后来,张汉兴到了民政部任计财司司长,他又推出了全国民政系统的财务会计集中统一管理的改革。在他去之前,民政部的财权分散到各个部门,资金分散,不便于资金集中使用,同时也是管理漏洞多,给国家资金带来许多安全隐患。张汉兴便主张将分散的财权统统收归计财司。至于如何使用,则由部长“一支笔”决定。当然,这是后话。之后的1998年,张汉兴便自愿去中华慈善总会进行工作。


 

 


 

 


 

深情寄语


 

提起母校,张汉兴很是感激,他认为正是老师所给予的启发才让他有了目标,也才有了前进的动力,中央财经大学的学生很是朴实,能够相互帮助,这一点也让他记忆颇深。


 

对于中央财经大学的学生,张汉兴希望他们能够学好基础专业,能够掌握专业知识,把知识学好、学扎实。他还希望中央财经大学的学生能够与时俱进地学好知识,将来为社会做出贡献。


 

 


 

(校友工作者协会记者:李博然)


 

上一条:易仁萍

下一条:冯毅

故事STORY

服务SERVICE

学院南路校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

邮编:100081

沙河校区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

邮编:102206

版权所有:中央财经大学 京ICP备050046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