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当前位置: 人物

杜英赋

发布日期:2019-04-19 | 赞:


 

杜英斌,男,193512月生于山西省临猗县。1960年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系,1964年毕业。现任山西财经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西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山西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常委,山西省情研究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历任山西财经学院(今山西财经大学)院长、党委书记、山西省会计学会副会长,国内贸易部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供销总社会计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经济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特约编审。长期从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与分析,会计理论与方法的教学、研究,主要著作有《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企业财务管理》、《现代成本会计学》、《会计报表编审与分析》、《宏观调控理论与政策体系研究》等12部,并在《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IBC)列入《世界名人录》。


 

 


 

辛勤耕耘,天道酬勤。


 

——杜英斌  


 

 


 

丹心掬翠  缜思远行


 

——记山西财经学院原党委书记杜英斌校友


 

 


 

   杜英斌的名字,我们很早以前就很熟悉。可以说三十年前接触企业财务的人,大多数都拜读过他写的书。2008年岁末,我们有幸采访了这位专业过硬、学识渊博的老校友。他的家在山西财大宿舍楼,面积虽然不大,但光线充足。客厅墙壁上悬挂着两幅书法作品,一幅出自我国财经界著名教授何盛明,另一幅出自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关门弟子、誉享海内外的书法家姚奠中。一间十几平米的书房里,古今中外的各类书籍尽收眼底,使人叹为观止。在交谈中,我们感受到,杜英斌的思想很活跃,尤其对世界财经形势的了解很全面,分析十分透彻。他精辟的见解,让我们上了一堂珍贵的专业课,使我们不禁想到,当年他活跃在我国财经领域时跃马扬鞭、与时俱进的无限风采。    


 

勤奋不倦 埋头做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改天换地的新纪元。作为久怀报国之志的知识分子,时任山西财经学院教师的杜英斌心情激荡,欢欣鼓舞。早在1977年,抱着为孙冶方正名和拨乱反正的思想,他就在山西日报、太原晚报发表了《为国家多交利润有理有功》、《学会经济核算》、《提高企业资金利润率》、《企业盈亏分界点分析》等数十篇专题文章,直击以政治冲击一切的极左思潮,力促理论上的正本清源,为指导企业实现科学管理做出了贡献。受当时山西省财政厅委托,他深入到北京、上海、苏州、太原、沈阳的十多家工商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到车间班组进行成本核算。在以后的日子里,他集中精力,在庞杂、繁琐的资料和数据中去伪存真,汲取点滴真知灼见,将其归纳、总结、整理为理性认识,并逐项进行验证。最后,他把工作时间集中放在太钢、太重和西山矿务局并在此基础上,写出了《工业经济活动分析》一书,于1979年出版。该书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的第一批相关书籍,得到学界高度重视。1981年,时任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的我国著名财会专家李鸿寿教授在《财务与会计》上撰文,向全国财会人员推荐此书为自学用书。《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山西日报》等多家重要报刊发表书评和介绍,热情向社会推荐。由于供不应求,该书连印五次,发行量达十多万册,还被全国15所高等院校选为教材。由中央财经大学李天民教授推荐,母校将此书作为教材。说到这件事,他说:“那时不比今天,没有多少资料可供参考借鉴,各方面条件也很差,找一点东西都要去工厂,工厂离城很远,都是骑车,早出晚归。每篇稿,每个字都是自己一个人抄写、核实、校对,稿酬很微薄,写书不是为钱,不是为名,就是感觉到企业需要,虽然很苦很累,但心里很高兴”。由于贡献突出,事迹感人,1983年,《山西日报》头版头条以《四化建设中的知识分子》为题,向社会全面介绍了他的事迹,并配发了大幅照片。这奠定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也为他日后从事学校领导工作创造了条件。


 

   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学校行政工作的同时,他还撰写编著了《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企业财务管理》、《现代成本会计学》、《会计报表编审与分析》、《宏观调控理论与政策体系研究》等12部专著和高校教材,并在《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等主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得到学界和社会的肯定。1983年,山西财大的主管上级,国家商业部授予他“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1999年,他被列入《山西通志37卷》教育类有突出贡献的人士中,该书在200年间的教育人士中共选了94人,山西财经大学仅有两人入选,杜英斌为其中之一。


 

教书育人 呕心沥血


 

   杜英斌没有传奇经历,一头扎在教育战线,一干就是40年。他的讲稿圈圈点点,有引证、有补充、有解释,各种资料或手抄、或剪贴、密密麻麻、工程浩大,这既反映出他作为一个教师的勤奋与辛劳,更体现出他的踏实敬业。他说,即使讲了那么多年的课,每临上课,从来不敢稍有懈怠,必须认认真真补充最新鲜的知识。无论是单肩教师职责时,还是后来身兼教学与领导数职,他的教师本色从来都没有改变,工作再忙也从不误课,头绪再多也要理出头绪。多少年来,他不仅坚持系统授课,而且结合时代要求,开设了很多专题讲座。使他的学生们始终能学到最前沿的知识。


 

40多年来,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几十年里他的学生遍布祖国各地、各行各业、国内和海外。“治学严谨,知识新颖”是多年来学生们对他的一致评价。我们赞他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是睿智之人。他说,我自己并无过人的智慧,要说一个字只能是“勤”字,勤能补拙。他说,“桃李”是社会的,是国家的。他的学生中尽管有高官、有大企业家,他们时常盛情邀请这位恩师,但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尽量不惊扰学生,他总是悄悄地来去,不想麻烦别人。作为一名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神贯穿了他的人生。


 

当好“公仆” 身体力行


 

   说到当了十多年行政领导,他感慨万端的说:我从未有过“当官”的欲望,也没有想到会当官。可能是“有心观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吧,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全校教职员工通过投票选举的方式,竟把我推到副院长的位置。”


 

书卷气浓厚的杜英斌没有让大家失望,他很快以稳健、踏实、创新、发展的思路赢得了大家的一致拥护。并在院领导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多年,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为国家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谈及担任党、政一把手的体会时,杜英斌很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他说,高校人才荟萃,是国家孕育人才的沃土。政治有纪律,学术无禁区,高校工作在坚持党的大政方针的前提下,一定要解放思想、广开言路、博众长、兼收并蓄、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在差异中求和谐、在多样中求统一。对教师要充分尊重,来不得一点霸道和欺骗。只有教师心情愉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高质量。这就要求领导有“雅量”,能接受各种批评意见和不同的见解。更为重要的是,一把手要做到“公道、正派、不谋私”。这不仅是树立威信、有效行政的基础,更是一个人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体现。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学校里人人都知道,他当领导时除了公务用学校的车,私事一律不用学校的车。作为一名学者,书籍购买是常事,但他私人买书从来不留票据,当然也从不找学校报销。他说,这样很好,掌权十几年、下台若干年,看到和听到多少掌权者贪腐落马,而我心中却无一丝涟漪。看到他头发花白仍笔耕不辍、身居旧室却藏书无数,我们深深折服。他说,自己虽已是白头老人,但仍能发挥一些“余热”,带研究生,做一些专题报告,参加一些考评会议,这是他最感欣慰的事情。他说:“虽然现在自己走出去的半径变小了,但思想的半径却越来越大,对社会脉搏更加关心。”


 

提起中财大的恩师,杜英斌说,虽然阔别母校多年,但是当年       那些   老师的音容笑貌依然经常浮上脑海,师恩永远不能忘。他告诫我们:“做事要先做人,要有宽厚仁爱之心,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中央财经大学山西校友会:沈磊  柳林)


 

上一条:唐文清

下一条:向可碧

故事STORY

服务SERVICE

学院南路校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

邮编:100081

沙河校区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

邮编:102206

版权所有:中央财经大学 京ICP备050046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