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军,男,1942年生于河北沧州。1964年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系银行会计专业。1968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国营六一七兵工厂工作,先后担任经济计划员、经营管理室主任、审计处副处长。1985年,调到财政部商贸司(现金融司),之后进入监察司,先后担任中纪委、监察部驻财政部监察局副局长、正局级监察专员。2003年退休。
脚踏实地,真诚待人。
——钱 军
牢记母校教诲 管好国库钥匙
——记财政部监察局原副局长钱军校友
2008
年10月11日
,一个秋高气爽、风和日丽的周末,中央财经大学迎来了参加毕业四十周年返校联谊活动的64级校友。在会场的签到处,我们见到了钱军校友。他虽已是花甲之年,却依旧显得风度翩翩。
菁菁校园里风华正茂
高考前报志愿,钱军准备报考法律、哲学之类的专业,偶然间看《招生简章》上有“中央财政金银学院”,就被“中央”和“金银”所吸引,填在志愿里。拿到《入学通知书》时,上面注明:“河北省的《招生简章》误将‘金融’印成了‘金银’。”1964年秋,钱军和几个高中同学一起从河北沧州乘火车来北京上大学。他开玩笑说,自己是等于被上天指引着来到了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进北京是他多年的愿望,第一次到北京,一下火车他就被热情的包围,各个名牌大学都展着校旗和条幅在车站欢迎新生。“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最先映入眼帘,来不及和同行的高中同学告别,他就被接站的同学围住。在去学校的路上,从车窗看到自己向往已久的天安门和人民大会堂,看到城门和城墙,钱军的内心激动不已。
当时学校整体的建筑布局像一个大的四合院,分为东西南北四栋宿舍,另有一个教学楼。钱军住在东楼1127宿舍,同室共七个人,来自全国七个省市。大家为了同一个梦想走到一起,刚一见面的时候,语言不通,都感到对方的方言很有意思,于是经常相视而笑。在欢声笑语中,大家增进了了解并建立起延续近半个世纪的友谊。当时,大家家庭经济条件都不太好,学校的助学金每月十七元五角,上交伙食费十四元五角,剩下的三元钱就是一个月的生活开支,有的同学还会省下几角钱支援家里上学的弟弟、妹妹。尽管在物质生活上很拮据,但是同学们却很快乐,精神生活很充实。为了节省一角八分钱的车费,他们上街时不论是去新街口还是到前门,一律都是步行。几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走在街上,有说有笑,一点也不觉得累,还锻炼了身体。更有意思的是,在周末的时候,他们也会组织一场“会餐”,就是大家凑钱买一盆西红柿,七八个人边吃边聊,气氛十分热烈。
当年学校设有财政、金融、会计三个系,六四级有八个班,共招收新生四百多人。会计系64级共有银会和财会两个班。钱军被分在会计系银行会计班,他所在的银会班有56名同学,其中36名男生和20名女生,同学们来自全国各地。直到现在,他对班上的情况还记忆犹新,开学的一幕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当时,为了锻炼大家的组织能力,班里开会投票选举团支部成员。主管同学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包括表彰先进、批评不良倾向,组织开展各项团员活动,同学们谁家里发生了困难、思想遇到了问题、同学之间出现了矛盾等都需要团支部帮助解决。在大家的推荐下,钱军入选,他和其他当选同学一起为集体服务。通过工作,既提高了组织能力,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直到现在,班主
任潘宝山
老师、班长王坤乾校友仍然负责联络和关照遍布全国各地的同学,被大家荣幸的尊为终身班主任和终身班长。
回忆起入学教育,钱军印象最深的是学校领导神情庄重地说,要把大家培养成为“掌管国库钥匙”的高级专门人才,这让他这个热血青年感到身上即将肩负的重任。于是,他暗下决心要好好学习专业知识,争取早日符合 “高级专门人才”的要求。当时陈如龙院长、秦穆伯、张涣彩、姜明远副院长等校领导不仅给同学们做精彩的报告,还和同学们一起参加迎宾、参加劳动,这使大家对校长肃然起敬。会计系陈嘉亮、董庆铮等系领导对同学们亲切关怀、耐心教导,一大批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老师兢兢业业地讲授和孜孜不倦的教诲,像春风甘露一般滋润着钱军和同学们的心田,使他们迅速成长、学有所成。在后来的工作中,有的同学走上了重要的领导岗位,有的同学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这都与在校学习时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有很大关系。
通过一个阶段的理论学习后,学校安排同学们到银行去实习。银会班被分成五个小组,分别到中国人民银行西城区办事处的区办、西四、新街口、礼士路、地安门五个分理处进行实习。在师傅的指导下记账、算账、接柜、做凭单,在实践中巩固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钱军被分到地安门分理处,在刚开始记账的时候,他总是出错,常常把账本涂改成一个大花脸,觉得很不好意思,怕让师傅看见。后来,他总结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越怕错越出错,错上加错;不怕错重视错,错不再错。”并且以此来激励自己,取得了很大进步。他感慨地说,当年吸引自己报志愿的“金银”虽未多见,但是自己笔下成千上万元金额的钱款,在账上进进出出,也深刻理解了掌管国库钥匙的意义。当年,学校还组织他们到双桥农场插过秧苗,到南口农村收割小麦,还曾到西单商场参加售货,学习商品知识,了解社会生活。“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课堂专业学习加上深入社会实践,使他深深感到了母校教育体制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全面性,他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
1966
年6月1日
,北京大学的一张大字报打破了高校往日的宁静。中财小小的校园里也进驻了工作组,成立了红卫兵组织。得知
8月
18日
毛主席将在天安门接见红卫兵的消息后,当天早晨四五点钟,学校就集合全校学生整队步行至天安门参加接见。当时钱军是班上的领队,要跑前跑后地维持队伍行进秩序,一不小心他碰到电线杆上,眼镜也摔破了。后来,在夹道欢迎的游行中,他们有幸见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作为红卫兵,大家都感到很自豪。当时,他所在的银会班也分为若干个派别,参加辩论、写大字报、成立小组织、组装简易收音机,各式各样的活动形式都有。钱军还参加了革命集体大串联,周总理亲自为他们授旗“首都红卫兵第一战斗大队”,几百人的队伍,一起到南方的桂林等地串联了一个多月,经历了风风雨雨。钱军语重心长地说,在那时的政治形势下,热血青年是无法每天呆在学校安心读书的,在大串联的日子里,与数百名怀着同样理想、热情的大学生一起走南闯北,也是一种别样的人生经历。
工作岗位上书写青春
1968年底,钱军所在的64级会计系毕业生面临分配。当时的分配原则是“四个面向”,即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厂矿、面向基层。像北京、天津、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学生一个都不能去。于是,同学们大部分都被分到很远的地方,包括新疆、云南、贵州、内蒙古、黑龙江、甘肃、宁夏等地,那里成为他们奉献青春的地方。在那里,他们大多从事着与所学专业毫不相干的“简单劳动”,如在托儿所看孩子、在食堂卖饭票、下地干活挣工分等等,接受着各种各样的“再教育”。钱军毕业后进厂矿、下基层,被分配到国营六一七兵工厂工作,这一干就是十七年。他从车间工人做起,怀着“做好每件事,干好每份工”的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像他这样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才逐渐受到重视。凭借过硬的业务素质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他先后担任过厂里的经济计划员、经营管理室主任、审计处副处长,每个岗位都留下他辛勤工作的身影。1985年,他被调到财政部商贸司(现在的金融司)工作,之后在部门调整后进入监察司工作。后来监察司变为中纪委和监察部驻财政部的监察局,他先后担任了副局长、正局级监察专员,直至2003年退休。
回顾过去几十年的工作经历,他觉得自己还是比较幸运和顺利的。当年一起毕业的很多同学都被分配到条件艰苦的边远贫困地区,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和大家取得联系。无论是在基层工作,还是走上领导岗位,自己在工作中都是脚踏实地,一点点地积累经验,不断自学充实知识,这样才能够把握机会、取得进步。
重聚母校 寄语学子
再次回到母校,钱军说自己非常高兴和激动,见到了多年未见的老同学,当年意气风发的年轻学子们如今都已是满头银发,谈起各自的经历和生活,感觉四十年的时光仿佛一眨眼就过去了。走在母校日新月异的校园里,看着高楼、道路、广场和各类设施,不禁回想起当年在这里学习和生活的场景,想起当时宿舍楼前的那排白杨树和小花坛,想起自己每日晨读的身影……
在谈到母校发展时,钱军说自己十分欣喜地看到学校各项建设事业都取得了巨大进步。近些年来,学校的师资力量不断壮大,学生素质逐年提高,对外交流正向多样化、深层次发展,校园环境也越来越美,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影响力越来越突出。他为母校各项建设蓬勃发展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说起对在校学生的期望,他认为,同学们应该珍惜在校学习时间,在努力学好专业课程的同时积极拓展知识面,锻炼综合能力。走上工作岗位后,要脚踏实地,真诚待人,在工作中积累和提高,不要计较眼前小利,这样才有机会获得长远发展。
感言四十年
离校四十年,漫漫一万五千天,回忆四十年,历历在眼前。
记得也是一个秋高气爽的秋天,一伙年轻人,带着梦想、带着企盼,带着乡音、带着一张张质朴的脸,来到北京,聚集到代号为2412信箱的中央财院。
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当时的我们得到提高,得到锻炼。学校领导动员报告说:这是为国家培养掌握金库钥匙人才的地方。
你看看,果不其然,我们中的一些人,真的在国家财政、金融等行业中掌管大权,还有的就自个儿腰缠万贯。
在这个曾经建有东西南北楼的四合院里,我们学习、生活,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不过,也不都是阳光灿烂。
我们还赶上了那场史无前例的天下大乱。当然,那时的“八八”、“八一八”、“四一”、“四三”如今都已成笑谈。
如果当年安装广播喇叭的那个水塔还在,也许会对曾经受到伤害的师生表示道歉。
后来,我们被分配去下乡、上山。
咱们都是苦出身,不在乎车间和田间,和百姓们一起吃苦流汗。
改革开放,我们受益不浅。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大潮把我们推向岸边,挑起了重担。
看今朝,我们个个鬓发雪霜染。
当年的抱负、理想已结成硕果,我们把青春献给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咱们无怨无悔,心得坦荡。
看未来,落实科学发展观。
愿母校青春常在,
祝
老师幸福康健,师兄师弟勇往直前。
百岁老人非神话,约定各位同学养好身体,迎接下一个相聚四十年!
(校友工作者协会记者: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