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当前位置: 人物

李东荣

发布日期:2019-04-19 | 来源: | 赞:


 

李东荣,男,1954年9月生于广州。1980年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1984年毕业。曾先后担任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计划处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处长、机关党委委员;中国人民银行韶关市分行党组书记、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韶关分局局长;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党组成员、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分局副局长;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副局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兼机关党委书记,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董事;现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


 

李东荣同志于1989年被评聘为经济师,1994年被评聘为高级经济师,2002年被评为副研究员,2005年被评为研究员。曾任广东钱币学会会长、广东金融学会副会长,全国人大《反洗钱法》起草小组成员;曾作为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参与相关项目研究。现为《中国外汇》杂志社学术委员,中国统计学会国际收支分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我始终在金融这个领域里工作,没有离开过。希望能为这个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而且今后会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


 

                           ——李东荣


 

 


 

淡泊名利 无愧于心


 

——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李东荣校友


 

 


 

春节后的北京春寒料峭,春天的气息已经提前到来,大街上喜气洋洋的人们正在准备迎接元宵佳节,坐在公交车上的我们对这次采访充满期待。下车后不费周折,按照我们约好的时间,见到了这次采访的对象,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东荣。


 

采访地点安排在李东荣的办公室里,我们还有些紧张。刚进去的时候,他正在办公桌前低头忙碌着,看见我们的到来,他便起身和我们热情握手。这样正式的场合对我们来说还是第一次,而李东荣的这一亲切举动,让我们刚才的些许紧张立即烟消云散了。


 

在我们简单的问候和自我介绍之后,李东荣还特意问到我们家乡过年的情况,拉家常一样的气氛,消除了我们的忐忑。


 

欢迎你们,看到你们这些年轻的校友,我感到非常的高兴,也感到非常的有信心,中财的希望在你们身上。一句简单的开场白一下子拉近了大家的距离,李东荣优雅的谈吐也逗笑了我们。之后的采访,便成为一场交流——新老校友间心与心的交流。  


 

交流从李东荣高考时选择大学这个话题开始,他跟我们聊起在中财的生活,聊起他一直从事的金融事业。多年积累的宝贵的经验和以前的艰苦奋斗娓娓道来,话语中流露出他对金融事业的执着追求。


 

一种选择  终生奋斗


 

人的一生,关键的只有几步,而最关键的往往是在青年的时候。在连续三年的高考中,他始终坚持着一个梦想:到北京去上大学。对于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来说,到首都北京上学无疑是最光荣的事情了。执着的追求让他放弃了前两次就已经考上的学校,继续报名参加第三次高考。有志者事竞成,不懈的努力终于等来了梦想成真的时刻,当得知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时,全家人欢腾了。我觉得考入中财对我的人生来说真的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


 

如果说考入北京的学校是梦想的开始,那么选择金融保险专业则可以称为梦想的实现,因为他从小就对经济、金融有浓厚的兴趣。上学时喜欢看书,对知识如饥似渴。当时的经济类专业书籍还很少,他就找一些马克思主义方面的书,认真研读,并发现经济是一个门很有意思的学科,不知不觉中便对经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在填报专业的时候,金融保险专业便成为了他的不二选择。


 

入学之后,随着对经济、金融了解的加深,他再次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80年代的中国,在社会工作领域里,人们对金融保险还是比较陌生的。他说:当时通过学习知道,金融业是一个现代社会领域里比较重要的领域,它对经济生活有很重要的调节作用,也是一个很有生命力的行业。


 

对专业的兴趣,满怀激情的他学起来便也得心应手。毕业分配的时候,他以优异的成绩得到了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名额,这在80级学生里可谓凤毛麟角。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却要求回地方工作,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先从基层做起。就这样,在中国人民银行广东分行计划处他有了第一份工作。他的金融生涯便从这里开始了。


 

从第一份工作到如今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一路走来,不可能没有风雨。而风雨过后的彩虹,却展现出最亮丽的色彩。我比较难忘的事就是我在处置金融风险的时候。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很平静,但我们却可以感受到其实包含着太多的艰辛和努力。


 

股票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对于从事金融事业的人来说,也是要谨慎对待的,尤其面对重大风险做决策的时候。当时我在中国人民银行广东分行做副行长,确实存在一些有问题的金融机构,包括一些银行,尤其是一些小银行,比如海南发展银行,城市信用社,还有一些被我们称作信托投资公司的,他们遇到一些经营上的问题使得不能再周转下去。根据我们国家的管理和金融界的国际惯例,必须采取特别措施——关闭。这个事情在中国还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那次的金融风险,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个考验,而对于他个人而言,是考验,更是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处置这样大的问题,怎样做到有条不紊,合法合规,既要有法律依据,又要做好群众工作,不引起社会的动乱。中国是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因为中国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说到这里的时候,他停顿了一下,表情严肃,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当时他所面对的压力。接下来,他似乎轻松了一些,也更自信一些:因为我们的工作预案做的比较详实,所以工作还是有条不紊地展开了,没有造成过多的负面影响。震动还是有的,但成效也是明显的,毕竟它没有给我们的国家带来大的经济损失。这件事还在外界掀起了很大的风波,说中国要关闭金融机构,有很多的争议,但我们都很好地处理了。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能为这个事情做点贡献,是我的金融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


 

当这个话题快要结束的时候,他告诉我们,他真的很感谢母校,怀念在中财的学习和生活,使他能够接触金融领域,让他更好地掌握金融知识,也给他的金融生涯指明了方向。在中财的四年,他获得了三件法宝:第一件是掌握了金融的基本功和一些分析问题的方法;第二件是学习并梳理了中国经济的基本问题;第三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件,就是学习和掌握了做人的原则。


 

十年“文革”  学习没丢


 

文化大革命的10年阻碍了李东荣继续求学的道路。“文革”开始的那一年,他刚上完小学。初中和高中是在“文革”中断断续续读的,算下来整个中学只上了三年。之后的事情就只能是上山下乡闹革命了。


 

然而那十年对于他来讲却是一次历练。


 

他从小就酷爱学习,有强烈的求学欲望。但是受时代背景的影响,机会很少,读书这个愿望便一直珍藏在心里。直到参加工作进入工厂成为一名工人的时候,他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可以去图书馆看书,书虽然不多,却可以使他得到满足。


 

“文革”结束之后,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深藏多年的愿望可以实现了,他别提有多高兴了。感谢邓小平,感谢他恢复了高考,是恢复高考让我有了接受教育和继续深造的机会。虽然当时已经二十多岁了,但是他还是不想错过这样好的机会。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承载了他全部的学习热情。因而在中财学习期间,他学习目标很明确:深入掌握金融知识。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仅有一个学习目标就可以得到的。除了对金融的兴趣外,他学习的态度和精神以及付出的努力才是至关重要的。


 

当我们提起他曾获得80级的三好学生称号时,他淡淡地笑了,说很愿意跟我们分享他的学习心得和体会。由于文化大革命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中间学习经历有些脱节,所以二十多岁得到一个学习机会自然非常珍惜,心里唯一的想法就是一定要好好学习。对学习的体会,他也总结了三点:第一是学习目的要明确,态度要端正,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坚韧的学习精神。“大家都很勤奋,早上学习,晚上自习,课堂研究,非常自觉努力。 第二是要很好地听老师的指导。第三就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成绩。简洁、直白的话语,让我们受益匪浅。


 

谈到了学校、学习和生活,我们好奇地问起他的兴趣爱好。这个问题现在可能涉及的是幸福指数的问题了,有的人可能生活的很好但感觉还不幸福,有的人很有钱但感觉不幸福。其实我们当时的条件不是很好,但我们觉得很快乐。这样的回答有点超出我们的想象了。当时我们的课余生活还是挺丰富的。我在学校的时候是学校足球队的守门员,也是校篮球队队员,还是校排球队队员。班与班之间的比赛,系与系之间的竞争,甚至外校、北京市大学生的比赛我都去参加了。看到我们有点不可思议的表情,他会心一笑,继续向我们展示他的爱好与特长,有的时候办个舞会,班里搞个活动我就去拉手风琴,有时还去溜冰。每项活动大家都玩的挺开心。到现在我还经常跟年轻人一起踢足球、打篮球、打排球。尽管我已经到了这个年龄,可我还是可以跟他们较量一下的。说完这句话,他爽朗地笑了起来,透出冲天的豪气。我们则在心里暗自为他喝彩,欣赏他的优秀,佩服他的才华。


 

接下来他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们,年轻人要多参加活动,学习任务重固然是一方面,可是体育锻炼还是要保证才行,应该参加文体活动,应该享受生活。我觉得一个好的学生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毫无疑问,学生时代的他就是这样的好学生。


 

两句嘱托  奋斗不休


 

谈论他在中财的学习生活时,李东荣反复提到的是他的老师。我记得在我们的毕业典礼上,我们的老校长送给我们两句话:‘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这句话我受用终生。听得出,这两句嘱托,成为他毕业后的工作指南,成为他从事金融事业的警示语,也是他人生的座佑铭。


 

当时的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有很多老师都是从银行的办公室或是柜台调过来的。他们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非常丰富,对实务更是了如指掌。校风非常好,对老师的要求也很严格,          那些     老师考上大学的时候,在全国都是好学生。文化大革命前的高考招生少,考大学是硬碰硬的,能考上的确实都是些很优秀的人才。”“当时我记得中财院调回的          那些     老师很多都是在基层干过的,他们的教学作风、工作态度都是一流的,很敬业,很诚恳,实践经验非常丰富。所以他们带来的教学风气非常的好。从李东荣的一番话中,我们感受得到他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老师的言传身教如春雨入夜,润物无声。他在老师严谨工作、敬业奉献精神的影响下,潜移默化的学到了老师做人的原则和做事的态度。做人必须恪守:做一个正派的人,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事则要力求:热爱事业、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守规矩、按程序办事。


 

金融工作是跟钱打交道的工作。在这个领域里,权利、地位、金钱,要抵制的诱惑不胜枚举。怎样把握自己是个大问题。如果不严格要求自己,心思一偏,就可能更多的关注钱的多少、权利的大小、地位的高低等方方面面让人迷惑的事情。做这种工作,你必须要踏踏实实,确保你的精力全身心投到工作上去,只有这样你才能有所收获。他一直把老校长的话记在心里。老老实实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面对重大的金融风险,他认真对待、谨慎行事;面对名利的诱惑,他安心工作、专注研究。每一个金融风险的合理处置,他都付出了努力,每一篇论文、每一本书的背后,都体现出他对人生原则的秉持和执着。


 

一个人在社会上的成功,不是以权利和官位来衡量的,而是看你能不能把所学到的知识最大限度的、最充分的运用到你所追求的事业上去。如果能做到,并且能得到人们的认可,这就可以了。我不能说我自己很成功,从考上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走上金融理论和实践的道路,到今天,我始终在金融这个领域里工作,没有离开过,希望能为这个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在这些问题上,我付出了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收获,今后我还会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几句寄语  祝福永久


 

李东荣对母校的记忆是深刻的:由于条件的限制,学校和北京卷烟厂共用一块场地,大家是在烟雾弥漫中学习的,洗澡要到烟厂的宿舍去,两个星期一次,冬天的时候教室里要生煤炉来取暖。


 

“学校五十周年校庆的时候我回去过,变化非常大。”他说,现在的条件好了,硬件环境和软件条件都不错,而且在不断改善,今后一定会越来越好。


 

谈到对母校的建议,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中财院一直以来都有种精神。“学校就是要有种精神,或者说一种校风,确实是‘山不在高,水不在深’。一个学校它很小,但是它要有很执着的治学方针,求学精神,这样才能有顽强的生命力。”另外,“在吸收西方的时候,千万不要排除我们中国传统的文化精华,包括我们财经这方面的东西。古代有很多思想家、理财家,他们有很好的思想,应该很好地总结,这个不要忘记。”“最后,我建议咱们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敬业精神和道德操守的教育,就是要热爱一项事业,并为这个事业去奋斗,还要有做事业的原则。这种教育很重要,可以使我们的学生成就一番事业。”


 

临别前,送给中财的小校友们四句寄语:诚实做人,规矩做事,淡泊名利,勤奋进取。


 

                           


 

 (校友工作者协会记者:邱文娟


 

 


 

 


 

 


 

上一条:李克穆

下一条:牛锡明

故事STORY

服务SERVICE

学院南路校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

邮编:100081

沙河校区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

邮编:102206

版权所有:中央财经大学 京ICP备050046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