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当前位置: 人物

李亚新

发布日期:2019-04-19 | 来源: | 赞:


 

李亚新,男,195312月生于山东省德州市。19706月参加工作,之后去内蒙古自治区参军五年;19785月复员,进入了中国建设银行工作,做拨款员(监督每一笔款项的流向及用途);19797月参加高考,以德州市文科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19839月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信贷处工作;1984年被提升为金融管理处副处长,后来成为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市分行行长;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机构改革,撤销了31个省级分行,实行“九大区行”制,济南分行管辖山东、河南,其担任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副行长至今。除此之外,他还从事着金融及调查研究的工作,著有《征信过程中的信息筛选与共享半径研究》、《信贷市场中的企业声誉与机制研究》、《入世后外汇管理工作的新思路》等。


 

 


 

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李亚新


 

 


 

多情果敢 胜而不骄


 

——记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副行长李亚新校友


 

 


 

曾经的青葱岁月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我见到了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副行长李亚新校友。印象中,他为人友善和睦;讲述中,了解到一个聪明、用功又好学的中财人的生活历程。


 

19706月,李亚新初中毕业后就直接参加工作,投身到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之后,他参军入伍,来到了地广人稀、条件艰苦的内蒙古,在这里一呆就是五年。临行前,他赋诗一首,尽抒心中的壮怀激烈。五年的军旅生活,让他受益匪浅,使他从懵懂迅速的走向成熟,从青涩的无知少年成长为临危不乱的青年才俊。在这期间,因为从小受兄长的影响,使得他对古文知之甚深,远胜于同龄人。13岁时,他便通读了古文版的《资治通鉴》系列,在古文上的水平已令旁人羡慕不已。1977年,高考恢复,当年的高考考题被刊登在报纸上,对于满腹经纶又追求上进的他来说,高考充满了诱惑,也使得他更加追求求学。为此,申请复原参加高考的想法便深深扎根在他心里。那时,部队里要给他提干,他却坚定地回绝了。有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申请复原然后参加高考才是最适合他的选择。经过多次申请和争取,部队里终于同意让他转业复原。待到他完全转业复原之后,已是19785月了。而7月份就是高考,他还有银行的工作要做,因此根本没有时间进行系统彻底地复习。他能在转业复原后的第一年就实现自己的高考之梦吗?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实现自己的目标,在这一年里,他报名参加了一个考试复习班,并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刻苦攻读薄弱科目——数学和英语。经过3个月的努力学习,凭借自身的聪慧和多年来的知识积累,他仅通过30多节课堂教学,就拿下了所考科目,为金榜题名奠定了坚定基础。


 

20年后,李亚新还写了《七月雨》来纪念这次对他人生具有深远影响的考试。提到这次高考,他骄傲地说,当时夺得了德州市文科第一名,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中央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问心无愧。讲到这里,我也随着他的思绪完全沉浸在当年美好的回忆中。


 

回首往昔,从初中毕业到参加高考,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年,但这十年里,李亚新的经历却是相当的丰富充实,平凡的工人、忠诚的士兵、辛勤的职员、奋进的学生。无论角色如何转换,他都演绎地精彩绝妙!


 

心间的芳菲记忆


 

19799月,初来乍到的李亚新,因为不仅是党员而且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便被辅导员老师安排为金融班的党支部书记,后来他又担任了班长职务,为金融班73名同学悉心服务,直至毕业。他觉得,在中财学习的时光是“艰苦与快乐并存”。他也十分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令他至今难忘的有两处地方——木板房和食堂。木板房其实就是用厚一点的刨花板搭建的临时教室,夏天炙热的阳光毫不客气地将它穿透,只留下满屋的闷热;冬天冰冷的寒风肆虐地叫嚣,剩下满室的阴冷。当时他们就是在这样的教室里学习。冬天的每个早晨,都会有一名同学早到教室生好炉子,先使教室温暖起来。但每个教室就只有一个炉子,也只是杯水车薪,难以起到抵御冬日寒冷的作用。此外便是临时设置的小食堂,虽然当时学校里的人不多,但是食堂还是显得供不应求。当时的条件虽然艰苦,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依旧十分高涨,大家都万分珍惜难得的求学机会,心里想着日后能为祖国做贡献便是光荣的事情。


 

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思绪便犹如奔放的水流,难以阻断。李亚新还回忆起1980年时在北京举办的国际图书展,当时展出了三千多类世界前沿的经济类图书。展出结束后,那三千多类经济图书被免费赠与了中财,这为当时的学生学习提供了非常优越的学习条件。当时学校就将图书集中存放在其中一间小木板房内,供同学们免费阅读。大家视如珍宝,对这些图书倍加爱护。此时,李亚新第一次看到了原版的《货币银行学》。据说当时在北京大学,          那是     教授级别的人物才能够看到的著作。中财为学生们提供了优越的学习平台,使学生们在大学期间能有机会接触到前沿的经济学理论。


 

至于为什么会选择中财,李亚新说道:“一听到中央财经这几个字,就觉得这个名字很大,而且我本身在银行业工作,对金融方面也很有兴趣。”他说,来中财报到的时候,觉得中财的校园非常美丽,老师和前辈们也非常热情,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中财的大楼很漂亮、很具有西方建筑的特色,很吸引大家的眼球!但之后才了解到,那些漂亮的大楼当时并不属于学校,而是卷烟厂的大楼,属于学校的,只是旁边那些小木板房。转眼四年过去了,毕业前夕,作为班长,他带领同学集资购买了一本同学录,并亲自写了开篇的“同学录致辞”,内容感人,直到今天他还记得“我们有充实的大脑,坚定自信但不狂妄;我们有深沉的内心,多情善感而不彷徨……”。


 

昔日的案牍劳形


 

19839月,李亚新从中财毕业后,回到了山东省,进入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工作。新的工作刚开始,就有一个“华东区金融论文大赛”。对于初出茅庐的他来说,参加这样的论文比赛显得比较生嫩。但勇于创新的他还是决定试试,便认真准备。刚踏出大学校门的他,开始努力地调查研究、查找分析资料,理论结合实际,凭借在校期间掌握的理论体系,不久便完成论文。写好后,他还找经验丰富的前辈帮忙修改。前辈看后只说文章“学生气太浓”。随后,按照前辈的指导对文章进行了仔细的修改。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便传来喜讯,他的论文在大赛上获得三等奖,这对新人而言是相当不错的成绩。有了这一次成功之后,他便经常参与行内重要文稿的起草工作。他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单位领导的赞许。刚满一年,他就被提升为金融管理处副处长。后来又因为突出的工作业绩,成为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市分行行长,中国人民银行改革后又任新的济南分行副行长。短短的几年时间,他取得了令人羡慕的骄人成绩。


 

李亚新指出,做事一定不能眼高手低,想做好一件事,往往都是从小事做起。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当时刚到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的时候,他是在综合科工作,因为没有清洁员,所以楼里的卫生便由他们三个大学生负责打扫。每天早晨,他们赶在大家上班之前,便把楼道的地板和楼梯扶手擦干净。虽然辛劳,但看到大家拥有了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心里也就满足了。从最具体的、最细小的事情做起,不要认为你的辛劳无人知晓,其实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往往细节决定着成败,小事就是你通往成功的起点,李亚新如是说。


 

生活中总是有令人感动的故事,李亚新还向我们讲述了令一件故事。他在济南分行综合科工作期间,每到过节的时候单位就会发些花生、瓜子之类的食品,作为给每位员工的节日福利。虽是小事,但关系着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马虎不得。为了节省资金,李亚新便从粮油公司直接购买花生等货物,因为要将这些货物运回银行,单位就派给他一辆三轮车,从银行到粮油公司的路程是十五华里,往返就要三十华里。李亚新一路带着两个同事骑车到粮油公司,搬上六百多斤的货物再返回单位。回到单位后,他便喊着小同事们搬东西。当他自己将一袋花生放在肩上时,几位老同志跑过来,都要替他扛。其中一位还说:“老李,老李,你休息休息,辛苦了,我给你倒杯茶!”,还有老同志给他扇扇子。大家互帮互助的场景至今令他难忘,让他感动。


 

李亚新特别强调“亲力亲为”的重要性,一次他做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调查研究,他深入到田间地头,向农民兄弟详细了解生产流通过程。他做完调查研究报告后,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词句向农民兄弟们讲解党和国家的“三农”政策,最后大家不仅听明白了他的报告,还都听得热泪盈眶,甚至激动地抱住他,感谢他能为农民服务。实践出真知,亲自实践获得的调研也使他的研究取得良好的效果。


 

寄语莘莘学子


 

对如今的大学生,李亚新提出了真诚的建议。首先,大学生初出校门,千万不可眼高手低,要记得从小事做起。在企业里,一个新人的行为会受到所有人关注,因而不管是录入、打印文件,还是参与重要项目,都要好好做、认真做,要尽全力尽到自己的责任,这不仅是对公司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谈到如今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他特别强调说,大学生要努力适应社会,要让自己适应社会现状,没有工作并不是最可怕的事,最可怕的是始终无法改变自己,要使自己跟上整个社会的步调。虽然特立独行的人也可能成功,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适应社会才是生存之道。这里的改变并不是指改变自己的本性,本性是不能因社会而改变的,社会只会改变你的外在。就像是满布棱角的石头经过社会大潮洗礼,被磨蚀的圆滑精致,使其更加适应社会。他认为:宏观上,人类在慢慢地用自己的本性改变社会,这是社会前进的主流;微观上,社会影响着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人与社会之间是双向的影响。


 

 


 

(校友工作者协会记者:霍良轩)


 

上一条:张树忠

下一条:倪百祥

故事STORY

服务SERVICE

学院南路校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

邮编:100081

沙河校区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

邮编:102206

版权所有:中央财经大学 京ICP备050046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