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忠,1960年生于山东烟台。1979年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
(现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1986年、1996年先后取得社科院
世界经济硕士、博士学位。1993年2月至1997年3月,任华夏证
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研究发展部总经理;1997年
3月至2003年7月,任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北方总部
总经理、资产管理总监;2003年7月至2004年6月,任光大保德
信基金管理公司董事、副总经理;2004年6月至2008年1月,历
任大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2008年4月起任中国人保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党委委员,兼任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金融就像打高尔夫球,不像足球篮球,裁判跟着跑,它需要自律。
——张树忠
玉树临风 忠我所职
——记中国人保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树忠校友
他是一位博士,更是一位老总,他常年奔波于京沪深等地,如何约到这样的校友对我们来说是个挑战。电话里,张树忠校友温和有力、极富魅力的声音增加了我们对采访这位博士老总的期待。尽管事务繁忙,他还是给了我们一个难得的机会。能与他见面而谈,让我们兴奋不已。步入高楼鳞比的北京金融街,在约好的地点,我们见到了期待已久的张树忠。眼前的他,西装革履,瘦削挺拔,浓眉皓齿,容光焕发,清新俊逸,举止文雅。如此英姿勃发,让我们都以为事业有成的他应该是个青年才俊,他笑着说,明年他就到了知天命之年。令人惊叹,为何他仍玉树临风?
中财回忆 单纯踏实
开门见山,我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张树忠的传奇经历,可他淡然一笑:“没有什么精彩的传奇故事,我的人生平平淡淡。”张树忠1960年出生于山东烟台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年近半百的他风采依旧,玉树临风,让我们羡慕不已,也更想了解这位校友曾经的大学生活。
“1979年我幸运地考入中财会计系,那时国门刚刚打开,信息渠道还很少,中财给我们提供了接触新知识、新信息、高端人才的平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大门。班里同学虽然年龄悬殊,却无不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个个心无杂念、勤奋好学、积极向上,一心希望用丰厚广博的知识来武装自己。当时社会也比较单纯,外界诱惑不多,同学们学得比较踏实。”
张树忠在大学求学时期,经济学的主修课程包括《资本论》、《政治经济学》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套全新的西方经济学理论知识体系悄然进入中国经济学界。研究国外经济学的发展,从而研究其在中国的运用逐渐成为热点,他对此兴趣颇浓,同时也很有远见地看到了这个领域的广阔前景,后来,他果断选择世界经济作为硕士攻读的专业。
1989年,张树忠取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硕士学位。随后回母校教书育人,栽培桃李。“那些年,中财声誉日益提高,考入学生的素质越来越高,不辜负这一双双期待的眼神,栽培好这些苗子,我们责任重大。”甘做一名园丁,他以此为荣,乐于奉献!
投身证券 从理论到实践
九十年代初,中华大地日新月异,正如《走进新时代》所高唱的“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股份制改革如火如荼,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陆续成立,资本市场崭露头角,宏大的时代背景下,“实业救国”、“多一点实干,少一点空谈”的思潮在年轻知识分子中逐渐兴起。
张树忠作为一名知识底蕴深厚的年轻学者,在专注于自己研究领域的同时,对该领域的新景象也兴趣盎然,经常与志同道合的老师同学们谈“股”论“金”,并合编了一本股份制公司相关名词解释的辞典。企业、股份制运行机制……张树忠无不精通,而当时顺应市场经济建设的经济金融人才匮乏,市场对这样的人才自然是求贤若渴!
面对改革开放的浪潮,张树忠毅然走出象牙塔,胸怀梦想,投身证券行业。爱一行,做一行;做一行,爱一行。进入证券行业,他一干就是十余年。
天时地利 事业如日中天
谈起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张树忠滔滔不绝。“为了顺应经济发展,全国成立三家大的证券公司,即华夏、南方、国泰,分别由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三大银行出资十个亿牵头。”
张树忠经招聘进入总部在北京的华夏证券公司,历任公司投资银行总部副总经理、总经理。忆往观今,他感慨道:“当时招聘的人才很多跟我一样,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具有专业阅历,上手相对容易,恰值公司迅猛发展期,我们迅速地被推到了一线重要岗位。而如今专业人才济济,且公司多以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初入职场者短期晋升的空间有限。我们当时的发展轨迹有它特定的时代特性。”
张树忠随后聊起了自己的职业史,从中也可以折射出中国证券行业的发展历程。当时,不仅证券公司从事证券业务,银行和信托投资公司业也都分别设有证券业务部,从事与证券公司相同的业务。到了90年代中期,政府开始整顿整个资本市场,借鉴国外经验,规范专业化管理,禁止银行和信托公司从事证券业务。以光大集团为背景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由此应运而生,张树忠应邀加盟,并担任总裁助理之职,随后又先后兼任光大证券北方总部总经理、资产管理总监。
2003年3月,光大证券与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合资成立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公司。同年7月,张树忠出任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公司董事、副总经理;2004年6月至2008年1月,他历任大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2008年4月起任中国人保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党委委员,同时担任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十几年奋战于证券行业,尽忠职守,张树忠尽心竭力地为证券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从容淡定 笑言此生风轻云淡
“我没有大手笔,小手笔也没有,就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时代把我推到了这个位置上,就必须尽个人所能,做好职责范围能做的事。”张树忠对自己的斐然业绩淡然视之。
“1999年,我取得了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专业的博士学位,事业上升阶段还挤出宝贵时间去读博,是因为意识到自身知识局限,自然需要回炉再造、与时俱进。你说这是‘好学’?我觉得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传统精神,不值一提。”
对于自己的骄人成绩和勤奋努力,张树忠总是虚怀若谷。中国证券市场在中国改革浪潮中应声而起,激荡十几载,风云变幻,波涛汹涌,身在其中的他,激流勇进,仍拥有“荣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心境,几分坦然,几分淡泊。
爱好文体 从大球到小球
张树忠才华横溢,文采出众,大学时常写文章、办板报,颇有“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感觉。如今的他,依旧精神饱满活力四射,毫不逊色于年青人。他说自己喜欢锻炼身体,大学时喜欢打篮球,还曾是系篮球队的主力。谈起这些,从他炯炯有神的眼神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他在中财篮球赛场上的飒爽英姿。
现在他更喜欢打高尔夫球,几乎每周都会锻炼一次。谈到高尔夫球,他若有所思:“金融就像打高尔夫球,不像足球篮球,裁判跟着跑,它需要自律。”如此比喻真是十分朴素而精妙,更透出他无时不在的专业精神。
寄语后辈 祝福母校
问及张树忠对学弟学妹们的寄语,他思考良久,然后认真地说:“学生要以求知识、长能力为己任。进大学目的为何?首先把此问题考虑清楚,并为所为之目的而努力付出,结合学校要求和自身特点进行自我打造,简而言之,要有自己的规划。”
“从求职角度讲,学生要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希望谋得一个创造更大价值的职位,就必须关注社会以及社会人才结构的新变化,认真思考未来就业市场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想清楚这些问题,才知道现在应该怎么努力。其次,学生还需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就如现在的金融危机,它影响的深度仍难以预测。所以我们有句老话叫‘市场永远是你的老师’,因为你是研究不尽,学习不完的。学习更重要是学习一种方法,看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工具,从哪些方面来展开,找到解题的办法。有的研究是找问题,有的研究是找措施,找解决方案,需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和锤炼。”
对于准备从事金融行业的学生,他指出:“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创造了很多新的手段和方法,当它好的方面作用实体经济时,能放大好处,相反,坏处也会成倍放大。这次金融危机,放大性扩散性十分强,同时具有国际性,比如冰岛和韩国在这场危机中灾难深重,但其实他们自己的风险控制都很到位。学习金融,离不开基本的经济体,要把握这些特点、趋势。金融价值链很长,在把握基本面后,再自我定位到某一个自己擅长的领域,求精求专。我认为这是从事金融行业的学生要考虑的。”
“对母校期望很高,在经济学界,希望中财能跟北大清华齐名!”言语一贯谦和低调的张树忠谈及对母校的期望,激动之情难以言表。“母校现任的广谦校长跟我们是同届,在他的带领下,中财日渐走向辉煌,对此我们感到骄傲!每年我们同学都会聚在一起,谈谈学校的发展,大家都很高兴!”“希望中财办学更加科学严谨,跟现实紧密联系,有几个学科能在国内拔尖领先。当然,这个需要积累,科研、学风、教风等多方面的积累。”
采访结束,张树忠亲自送我们出门。走出金融街,回头,盛满金融精英的林立大楼悄然而肃穆地顺次坐落,我们突然觉得金融的颜色应该是冷色调,冷静、理智、自律、淡定、谦和、睿智、富有洞察力,就像张树忠给我们的感受,但他身上还有一抹浓浓的暖色调,那就是对母校的情意和对工作的热爱。
(校友工作者协会记者:廖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