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当前位置: 人物

刘志忠

发布日期:2019-04-22 | 来源: | 赞:


 

                                                                                                                                                                                                                                                                                                                                                                                                                                                                                                刘志忠,男,1963年生于河北沧州。1983年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税务系,1987年毕业后留校。曾任税务系办公室主任、校办产业蓝星公司总经理。1996年创办中税通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任董事长。  


 

 


 

做事先做人,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刘志忠


 

 


 

铸就成功梦想  打造辉煌人生


 

——记中税通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志忠校友


 

 


 

初见他,身材微胖、满脸微笑、和蔼可亲,让人顿时产生亲切之情。他语调温和却又不失威严,他谈吐风雅,举手投足间流露出深厚的涵养。这就是北京中税通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志忠给我们的第一印象,轻松但却难忘。


 

办公室格局简单有序,深色的沙发显得很有品味,一两株绿色植物点缀其间,让原本紧张的气氛瞬间消散,同时又添一缕清新。墙壁上的墨宝“慈和”很有深意,仔细思量,这正是刘志忠的性格写照,同时也是他为人处事原则的高度总结。


 

人生的理想是他走向成功的明亮灯塔,坚定的信念是他克服困难的动力来源,不懈的努力是他取得成就的基石。就是这些为他赢得了今天事业上的成功。


 

校园生活回忆


 

刘志忠向我们讲述了他那个年代的大学生活。当时的条件虽然很艰苦,但是学生学习的热情都很高。当时学校较小,只有几百人,学生之间基本上都认识,彼此之间的感情也很纯洁。同学们一起在楼道里看电视,了解国内外的经济政治动向。虽然人多挤了些,但大家在一起却非常快乐,打打闹闹,彼此间的感情日益加深。在校学习期间的回忆令他们难以忘怀,他们对母校热爱挚深。


 

刘志忠回忆说,当时学校靠近北京卷烟厂,周围的居民都深受影响,学校也难逃如此厄运。学生们上课需要穿过烟剁,校园里也流淌着制烟厂的废水,当时的格局甚至是如此:二楼是教室而一楼却是制烟车间。直至1987,北京卷烟厂才被迫搬离。当时的条件是那样艰苦,可是他们依旧充满了激情——关注学校、关注国家、关注世界;当时的条件是那样艰苦,可是他们依旧圆满地完成了学业。


 

大学是人生最灿烂耀眼的阶段,无论如何度过,艰苦或轻松,都将是人生宝贵的经历,需要珍惜,需要珍藏。


 

师恩难忘 深情回报


 

古语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继承并发扬的优良品质。


 

当我们问及刘志忠有没有特别难忘和喜欢的老师时,他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刘志忠非常喜欢的会          计学     老师,在老师退休之后,他诚恳地将老师聘请到他的公司,做一些业务及其他工作。可是不到一年,老师被确诊患有肝癌,需要治疗。          后来     老师住院了,无法再继续工作。按照相关合同协议,公司是不需要再          向     老师支付薪水的。但他却破例继续          支付着     老师的薪水。          从     老师生病住院直到去世那天,所有的薪水都照发不误。住院期间,他还去探望老师,          向     老师表达他的祝福。


 

他的这一举动,绝不是对一个年迈的老师的同情,而是源自内心深处的感激。老师的教导、关爱、帮助,都让他刻骨铭心,师恩难忘啊!他借此机会表达了他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恩。刘志忠继承和发扬着尊师敬师的传统美德,可歌可颂。


 

 


 

 


 

时尚的教育理念


 

谈到教育理念的话题时,刘志忠分析了国内教育制度和国外教育制度的差别:国内教育约束较多,学生的兴趣爱好多被限制;而国外则相对自由,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掘。相比之下,国内教育存在一些不足。


 

刘志忠也非常重视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两年前,他将儿子送去美国佛罗里达读高中。因为他真切地希望,孩子不仅可以学到不同的文化,同时也能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他年仅15岁的儿子独自生活在美国,孩子不仅要搞好学业,还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他的此举,就是希望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自强的能力,为他以后更好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现在,他的儿子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表现出色。比如,他假期回国遇到的各种琐事都能应付自如,不再需要刘志忠安排;他的高尔夫也打得相当漂亮,去年还获得了汇丰银行青少年高尔夫球赛的冠军。看到儿子巨大的进步,刘志忠脸上露出欣慰而骄傲的笑容。


 

在教育方面,刘志忠的确是高瞻远瞩,他看到了国内教育的不足,并借助其他教育体制弥补了这些不足。


 

高瞻远瞩  成功创业


 

刘志忠回忆说,毕业之后他留校五年,在税务系办公室工作。离开学校后,他下海从商。虽然之前他也在校办产业待过两年,但总觉得这个舞台不够大,于是他毅然放弃公职下海,投入商场这个更大的舞台。这体现他的远大志向。


 

他回忆创业的那段经历时,感慨说,创业过程中被呛着过,也淹着过,这都很正常。在无锡,他曾经和别人合伙办过一个化工企业。由于他在大学的专业是税务,所以企业管理、财务和融资方面他都能驾轻就熟,唯有生产工艺成了难题,无奈的他甚至翻出了化学书。当时他在企业里主要负责管理、财务、和融资等经济类业务,他的合伙人则负责生产工艺流程。公司生产的产品非常畅销,几乎100%出口,公司也接到了许多出口生产订单。但由于企业的生产能力有限,产品出现短缺。这时本应集中公司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产品的生产,但合伙人却热衷于企业规模的扩大,要将资金用来兼并福建某厂。由于管理理念的差异,公司内部出现了分歧。兼并其他企业分散了公司的财力,使得原本有限的生产力再次减弱。刘志忠坚决反对兼并一事,但最终未能说服其他合伙人。于是他决定退出企业,因为他觉得这样下去公司的运营一定会出现问题。与其耽误时间和精力,倒不如及早退出,寻找其它的契机,于是他撤回了北京。不久,原来的企业倒闭了,让人惋惜!


 

在北京,刘志忠开始了他新的事业。在中国的当时,还没有注册税务师这个行业,但极具远见的他认为这个行业在国内一定会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出现介于纳税人与税务局之间的税务师,刘志忠可谓是这个行业的领跑者。1998,这个行业正式发展起来,税务局成立了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和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现在他担任北京注册税务师协会的副会长。到目前为止,国内约有7000多名注册税务师。随着税务业务的不断增加,行业急需税务人才。虽然现在这个新兴的行业阵容并非很强大,但它光明的发展前景是不容置疑的。在这个新的行业里,他成功地创建了中税通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在他的带领下,公司的业绩蒸蒸日上。


 

职员优秀  深感欣慰


 

刘志忠还和我们谈到了他的职员。在公司里有一位中专毕业的女孩,她勤奋好学、积极上进,善于抓住机会,经过历练,现已成为公司的部门经理,年薪高达16万。女孩的应试能力特别强,通过自己努力,于一年间通过了注册会计师的考核,紧接着又在一年间通过了注册税务师的考核,随后也通过了本科考试。公司给了女孩一个机会,女孩很好地利用了这个机会,提升了自己的能力,适应了公司不断发展的新业务。女孩借助这个平台,充分的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和水平,得到了同事、客户及领导的认可。


 

刘志忠强调说:“机会给了你,你就要充分的利用。”是啊,只有抓住机会的人,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女孩能成为公司的骨干,正是因为她适时地抓住机会,并充分地利用了这个机会。看到这样优秀的员工,刘志忠深感欣慰。


 

求职中的必备条件


 

“做事先做人”,当我们问到刘志忠关于求职过程中的品质问题时,刘志忠这么说道。不管做什么,人品最重要。做人是最根本的问题。人字写起来只是一撇一捺,但做起来却相当不容易。能力再好,人品不行,也同样得不到大家的认可。我们认可德才兼备的人才,“德”字放在第一位,足以见得人品的重要性了。


 

其次是专业知识。大学期间,应当学好基础课程,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工作时需要运用大量的基础知识,如果以前准备得不充足,势必会影响工作效率。所以大学期间一定要为自己储存足够的基础知识。


 

最后是能力。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能力强的人总是较早较快地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赞扬。工作中的能力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平时应当注意专业素养和技能的培养,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在培养中成长,在培养中进步。


 

对大学生心理和学习问题的建议


 

当讨论话题转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时候,刘志忠说,大学生应当加强自己承受挫折的能力。有时,家长的过分呵护往往减缓了孩子独立成长的速度,当面对困难时,孩子容易表现出消极低落的情绪。因此,家长应该留心培养孩子的独立处事能力,并且适时地让其经受一些必要的困难,使其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磨炼出了坚韧的意志和承受挫折的能力,惟有这样,他们将来才能承担起建设家庭、建设祖国的重任。


 

他还建议,大学生应该多参加社团或实习活动,为以后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工作。他强调了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和指导性,同时尤其强调了社会实践能力重要价值。面对国家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和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环境,当代大学生应该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理论联系实践,善于科学思考又善于科学运用的实战型人才。


 

这就是我们的校友刘志忠——亲善、远见、成功!


 

 


 

(校友工作协会记者:樊小雨)


 

                 


 

上一条:计金标

下一条:冀国强

故事STORY

服务SERVICE

学院南路校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

邮编:100081

沙河校区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

邮编:102206

版权所有:中央财经大学 京ICP备050046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