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当前位置: 人物

王浩

发布日期:2019-04-22 | 来源: | 赞:


 

王浩,男,196612月生于内蒙古自治区。1984年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系。1988年毕业后,留校在组织部工作。19908月进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从事审计工作。后又到深圳中粮实业有限公司工作。19938月,担任中粮果菜水产进出口公司财务经理,1998年被提拔为总经理助理。2000年公司改制后,先后出任鹏利国际(北京)有限公司财务部副总经理、中粮 (集团)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2002年,调任中粮国际(北京)有限公司财务部总经理。2006年公司进行了大规模重组后,出任中粮集团财务副总监兼运营管理部总经理。


 

 


 

大学担任班长,不仅是几年,更是一辈子;做一名中粮人,不是三五年,也是一辈子,我喜欢一生忠于我的职责,并且一直保持以本色示人的状态。


 

——王  


 


 

忠我所职 真我本色


 

——记中粮集团财务副总监王浩校友


 

 


 

走进位于建国门大街宏伟的中粮广场,终于在A座写字楼见到了王浩校友。笑容可掬、声音洪亮,举手投足间让人感受到英气和魄力。他热情地将我们迎进办公室,亲自取来饮料,乐呵呵地说:“小校友,这些都是我们公司自己的产品,欢迎品尝!”如此热情的招待迅速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放松下来,我们开始环视这间办公室。正前方悬挂着“宁静致远”四字,开阖大度,气态苍朴。室内资料文件多有打包,“我们即将换办公楼,已经在准备搬家了,在这个办公楼呆了13年,有点不舍。”


 

口中啜着甘美的中粮饮品,耳听王浩坦诚质朴的话语,心旷神怡。


 

 


 

大草原的翩翩少年


 

王浩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大家庭,父母是普通的汉族农民,兄弟姐妹较多,家境贫寒。“草原人民豪放、坦诚、踏实的原始本色对我性格的形成影响很大,大家庭的生活方式对我影响也很大,因为从小我们就要学会怎么去照顾好每一位家庭成员的生活和感受。”谈起大草原,他总是兴高采烈。


 

读高中时,王浩觉得学习非常轻松,朴实的父母也没有给儿子任何高考压力。填报高考志愿,班里年龄最小的他对此懵懵懂懂,不懂如何填报,幸而一直喜爱他的班主任从旁指点,帮他选择了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也开启了他的财经之路。


 

永远的班长


 

穿着多年前的旧衣服,揣着父亲辛苦挤出来的生活费,王浩乘车来到首都北京读大学。他告诉我们,接学生的汽车在一处弥漫着烟草味的小地方停了下来,“我以为需要在此地转车,没想到这里就是我将要度过四年青春年华的大学圣殿。一半烟厂,一半学校,空气里弥漫着烟草的味道,学校设施简陋,当时真是很失望。”王浩毫不掩饰当年初见母校时的失望,果然是以本色示人。


 

“既来之,则安之。不好的环境有时也会生出别样的趣味来。那时的大操场,一半是烟厂的仓库,踢球时,经常一脚就把球踢进了仓库。工人不允许我们进去捡,我们就悄悄翻墙进去,还不忘捡两根丢弃的卷烟出来抽。男孩子很有好奇心,学抽烟也是贪玩,毕业工作后,可以抽烟了,但是觉得于人于己皆不利,便戒了。”王浩给我们讲起了校园生活的趣闻,让我们觉得很神奇。


 

虽然在大学里穿的几乎还是高中时的衣服,生活拮据,但王浩的回忆里却充满着难忘的快乐和青春的热情。“集体罢课的那段往事我们记忆犹新。当时为了反对烟厂对学校环境的恶劣影响,全校班长成立了班长联席会,组织同学们罢课、贴大字报、游行、向政府请愿,质问政府是要‘人才’还是‘钱财’。作为会计84班的班长,我也义不容辞成为组织者。政府对此事高度重视,当时的财政部副部长、北京市副市长等高层直接与我们面对面对话。应该说,我们的行动对于搬走烟厂,起到了关键作用。”与烟厂的斗争,是一代中财人的神奇经历和永远难忘的回忆。


 

在中财的短短四年间,王浩专业课学习扎实,成绩优异,“但是比起高中,真是山外有山,班里聪明的孩子太多了,尤其是一些女生很厉害。学习上,我始终竭尽全力,同时也注重全方位提升自己。”在他眼里,专业学习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大学教给他的理念和思想方法,以及正气、踏实的校风对于人格塑造的影响。


 

在王浩心里,大学时代最让人刻骨铭心的当属同学之间的深厚友情。“我不知道同学们为什么选我做班长,可能农村来的孩子为人低调、做事踏实,因而得到了同学们的信任,我很感恩这份信任。大学四年,真是人生最灿烂美好、纯真无暇的时光,大家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娱乐,一起打篮球并获得全校冠军……太多在一起的回忆,我们班真的是非常团结温暖的集体。带着这份信任和情谊,我自愿把班长之职的有效期延伸到今天和以后。2008年是我们毕业20周年,为了确保20周年庆祝如期顺利举行,我们组织者的确付出了很多心血,虽然平时工作中忙得像飞旋的陀螺,但是同学聚会的事,无论如何必须做好。其中不乏曲折,比如聚会地点原定于广西北海,一系列策划已经落实到位,临时接到通知,学校也要举行20周年庆祝,大局为重,我们只得把聚会地点改到北京,聚会的种种事项我们又得重新策划,一一落实,时间紧迫,那几天真是忙得晕头转向。聚会那天,当毕业20年的老同学再度重逢,无论事业大小,不管千山万水,还是那一帮人,那种默契,那种感动,那种刻骨铭心,真的无法言语。所以再苦再累,我们也没有任何抱怨,白天上班,晚上痛痛快快地和老同学连续玩了好几天。我们还请专业人士为我们的活动摄影、制作光盘,包括搜集的我们大学期间的合影,聚会时同学热泪盈眶的画面等等,这些都是我心底最珍贵的财富。”


 

一声“老同学”,一声“老班长”,曾经的同窗学习浮于眼前,多年的同学之情终生难忘。


 

成为中粮人


 

1988年,王浩毕业,按照当时的分配制度,他必须回到内蒙古,但是会计学专业在当地发挥空间并不大。在他很苦恼的时候,母校接纳了他,让他留校在组织部工作。可是王浩一心想从事自己本专业的工作。终于,19908月,中粮集团考试招聘员工,他勇敢一试,同年10月,他如愿进入中粮集团,成为中粮人,从此也开始了至今快20年的中粮生涯。


 

言如其人,王浩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讲述亦十分坦诚:“初入中粮集团的我,第一份工作是做审计。其实我不喜欢审计,因为缺乏财务工作经验,直接审计子公司的财务报表,满眼是帐,一头雾水。我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得必须补上财务这一课。两年后,赶上中粮集团成立深圳中粮实业有限公司,一位领导看上我,问我是否愿意去深圳做财务副经理,正和我意,求之不得,工作交接好后,立马赶赴深圳。”“深圳中粮实业有限公司控股两家联营公司,却并没有实际经营业务,而我喜欢做实务的工作。于是一年后的19938月,我又回到北京,赶上中粮集团把业务部门剥离为子公司。我担任了中粮果菜水产进出口公司财务经理,并于1998年被提拔为总经理助理。在当时所有子公司中,我是第一个财务经理被提拔为业务经理的。2000年,公司改制,我先后出任了鹏利国际(北京)有限公司财务部副总经理、中粮 (集团)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2002年,我调任中粮国际(北京)有限公司财务部总经理,这个公司整合了中粮最优质的资源,集中了最核心的业务,我在这个岗位做了四年。直到2006年公司又进行了大规模重组,我又出任中粮集团财务副总监兼运营管理部总经理。”


 

虽然王浩的岗位变动多,但他一直工作在中粮,他说自己喜欢中粮的企业文化:人性、亲情、不死板。也曾有猎头公司找他,被他一一谢绝,他说在一个公司呆久了,对这个公司的人、产品、企业文化的感情也在与日俱增,一进中粮,一生中粮人。


 

问及王浩职业生涯中最骄傲的事情,他笑笑说道:“这个问题在我2007年接受长江商学院EMBA的面试时也被问过,我的回答还是一样的,我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只是‘在其位,谋其事’,踏踏实实做好份内工作,职责内事务,负责到底。别人对我的评价也是一贯性的:正直、踏实、负责。记得我在唐山兼任三丰实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期间,公司业绩很糟糕,我也算是临危受命。当时办公室和住处是在一起的,晚上就我一个人住,挺恐怖的,甚至在床头放一警棍。我常常绞尽脑汁想办法解决公司的难题,费了很大的劲。两年后卸职调回,公司形势好转,我觉得很高兴,没有对不起自己的职责。”“如果非要说最骄傲的事情,那就是在中粮国际期间,我们团队氛围十分融洽,大家不仅办事得力,而且在一起十分开心,后来这个团队的很多人员都提拔为经理人,团队整体得到了很大的成长,这一点我尤为自豪。”作为一位中粮人,他喜欢他的单位和工作,喜欢他的团队和同事,因此,他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也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和好评。


 

原来,王浩最骄傲的成功不是个人的成功,而是团队的成功。这位忠诚的中粮人,他更愿意自己和团队共同进步,不愧为“中粮”之“忠良”,也是中财的骄傲。


 

还原生命本色


 

王浩的讲述中不时贯穿一些对于人生的理解和思考。这些闪烁着睿智与理性光芒的语录不仅是他的格言,更是人生奋斗的感悟:


 

“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就这么几点,你迟早是会被人接受认可,或者识破的,是骗不了人的,除非你就呆几天,但是你在一个地方呆上十年八年,谁也骗不了。比如我们中粮的员工都是经过千挑万选,个个非常聪明优秀,这个时候,我觉得越简单透明越好:与人为善、真诚,这些是最可贵的品质,不要为了一时的利益,把这些很本色的东西给丢了。”


 

“我不服输,但是我也不嫉妒,我不争争不到的东西,除了成功,人生还有更重要的快乐,我更看重生活质量。”


 

“我要尽量使工作团队的每一位成员开心,这是第一个目标;其次是每一个人都要得到成长,为自己的成长努力,我也愿意帮他们;当他们羽翼丰满,如果有更好的机会降临,我会放他们走,再带新人。其实带新人是很累的,但是我觉得大家在一起都要开心,不能因为我一个人开心了大家都不开心。”


 

“我觉得越是做没有回报的事情,越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为人处事,再说深一点就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


 

“你可以说错,但是不能没有自己的主见。一味顺从别人的意见,别人会忽视你,你的这一票没有意义;说错了没关系,只要你能自圆其说,至少证明你思考过。我们起码要做一个有思想的人。”


 

“世界经济都是东边日出西边雨,中国经济还是处于高速发展的通道上,任何波折都不会阻挡这个趋势,我们要相信中国政府的能力,同学们在目前的经济危机背景下不要紧张,沉静下来修炼好自己的内功,要有信心。”


 

“我不苛求我孩子的成绩,成绩是第二位的,尽量把每件事做对了才是第一位的,做对了事,做好了人,成绩一定会好,否则成绩好了也会坏。”


 

“奥数,为了考学几乎每个孩子都学,我就不强求我的孩子学,因为她不喜欢。与其逼着她去学,还不如给她一个阳光灿烂的童年。”


 

“考没考过注会(CPA)没关系,这个过程更重要,因为这个过程你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祝福母校


 

王浩对母校的情谊深厚,谈及对母校六十周年华诞的感想,他仍旧直抒胸臆,谈了一些期望和建议。


 

“我们的母校的确变漂亮了很多,但是可能受占地面积小的约束,过去的建筑都一一拆除建新,没有标志性建筑保留,这一点比较遗憾。我觉得一个学校的建筑,应该带上一种古老的沧桑感,历史的沉淀感,文化底蕴的深厚感。就像一个高尔夫球场,有了参天的古木,那种厚重的感觉才是最好的。”“希望母校的办学跟实践联系更为紧密,多邀请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士来校讲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像香港大学培养的孩子,上手就很快,我希望中财的孩子也能多得到这方面的锻炼。”“希望中财的老师多参加社会性、公益性的活动,比如参加著名商学院的授课,这对于增强学术交流,提升中财的知名度,大有裨益。希望学校有一种海纳百川的广大胸襟,所谓‘胸怀有多大,事业有多大’。我们要引进最好的师资,靠教授治校,而不是行政治校。希望学校在办学理念上有一种战略主导,立足于做出自己的特色品牌,把自己的优势学科做到国内乃至国际顶尖水平,如同我们企业,应更多追求专业化而非多元化,不能盲目追求规模。”


 

王浩最后谦虚地说,对于学校发展自己并不了解,以上所述还没有经过深度思考,不管怎样,作为中财学子,永远真诚地祝福母校越来越好,更期待中财的莘莘学子茁壮成长!


 

(校友工作者协会记者:廖雯雯)


 

上一条:蔡高根

下一条:张志鸿

故事STORY

服务SERVICE

学院南路校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

邮编:100081

沙河校区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

邮编:102206

版权所有:中央财经大学 京ICP备050046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