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生,男,1970年生于北京。1990年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经济信息系统管理系。1994年毕业后,经过自荐和面试,进入“保利”集团,负责基层财务工作,一年后晋升为财务主管;1995年,通过招聘会进入“华夏证券”,担任“华夏证券”亚运村营业部职员;1998年,晋升为部门经理;2000年,开始担任“大鹏证券”子公司总经理;2005年,“长江证券”接管“大鹏证券”经济业务,开始担任“长江证券”万柳东路营业部总经理。
读万卷书,以独立思考;行万里路,以博取信息。
——陈庆生
打拼铸就辉煌 奋斗创造传奇
——记长江证券万柳东路营业部总经理陈庆生校友
2009年6月19日,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我们前往地处海淀区苏州桥附近的“长江证券”万柳东路营业部,而我们所约见的正是中央财经大学90级校友、现“长江证券”万柳东路营业部总经理陈庆生。陈庆生的热情接待和屋外明媚的阳光相得益彰,而整个采访也让我们感到光彩熠熠。
求学路上的“峰回路转”
陈庆生1970年出生于北京,从小一直由祖父母照顾,7岁时进入北京王府井小学学习。小学毕业后,转到河北省海兴县中学学习,并在那里度过了6年时光。据他回忆,当时自己的成绩一直比较稳定,始终处在班级前列,并且多次获得荣誉称号。1990年,他参加高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果断地选择了当时热门的经济类院校—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
1990年8月,陈庆生被录取到中财信息学院经济信息系统管理系。据他介绍,当时学校的硬件条件非常落后,再加上小到“精致”的校园,学校给他的第一印象是失望。当时,他之所以报考中财,是因为当时经济是热门学科,而理工科的发展机遇不如文科,其实还包括想留在首都的心愿。失望归失望,他告诉自己“既来之则安之”。于是,他迅速调整心态,安心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学校的了解,他逐渐体会到中财在师资力量、专业特色、学生素质培养等方面的优势。
陈庆生所在的信息学院经济信息系统管理系始建于1987年,1989年,因为院系设置的原因,停招一届。因此,作为第三届学生,他起初对该专业的实力和专业前景产生了一定的怀疑。首先,他们全班基本上都是各地成绩突出的学生,为了进入中财大,他们都放弃了进入诸多知名的学校的机会,而在他们眼中,中财的客观条件令大家很失望;另外,由于该专业是交叉学科,很多学生搞不清本专业到底要学什么。虽然该专业是从会计专业分离出来的,但是将来要从事何种工作,就业前景如何,对他们来说都是个未知数。在此期间,系主任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他首先让学生们主动去了解专业,并结合当时会计向电子化方向发展的现实向同学们讲解该专业的优势所在。而后来在就业时,该专业的优势“计算机+会计”使他们这一批学生受益颇深。大学生活,令他久久难以忘怀的是,当
时全系
老师为该专业的发展付出了无数的辛劳和巨大的努力,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给与同学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他回忆说,该专业当时虽然只有29名学生,但是他们在文体活动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全校中,虽然规模最小,但是参加活动的次数和成绩都位列全校前列。无论是篮球,还是排球,他们都战绩骄人。
事业路上“误打误撞”创造传奇
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1994年,陈庆生从中财毕业后。没有像大多数同学那样选择到国企和政府部门就业,他独辟蹊径进入合资企业“保利集团”。对此,他这样解释当初的选择,“我不喜欢安逸的工作,我习惯于做一些有创造性的工作”。进入“保利集团”后,他在公司一个基层部门做财务工作。在此期间,发生了一件改变他一生的事情。
1994年7月,党中央针对当时股票市场长期的“熊市”现实,出台了著名的“三大救市政策”,这为股票市场众多股票的上涨埋下了伏笔。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同事把自己的15万现金交给陈庆生,请他帮忙“炒股”。凭着自己扎实的财经理论知识和分析能力,结合当时的经济形势,他在经过一个半月的苦心经营后,奇迹般地将15万资金变成了40万。讲到这段经历,他自信地说:“当时的我,并没有把风险放在眼里,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魄力,果断的买入和卖出,最后结果是获取了那波行情的收益”。这次巨大成功,使他信心大增,并开始去主动接触、研究中国证券市场。
1995年5月,在经过“保利集团”的试用一年考评后,陈庆生被升职为部门财务主管。当时,他的办公室和证监会的一个办公场所处在同一个楼层,这就使得他能更容易地接触到证券市场上的最新信息,他也越来越感到证券市场才是他大展身手的地方。同年7月,著名的证券公司“华夏证券”面向社会招聘员工。他凭借自身丰富的财经知识成功应聘为“华夏证券”亚运村营业部的职员。一直到1998年4月,他在该营业部从事证券交易、会计计算、投资银行等工作。在此期间,据他回忆,针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特点,他读了大量有关证券从业的书籍,并深入学习了很多大学期间并未涉及到的经济学知识。“现在看来,那个时期的学习为我以后更好的从事证券经营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陈庆生说。1998年,他转入“大鹏证券”,出任营业部部门经理。在担任部门经理期间,他致力于部门的经营管理,并积极拓展公司客户群,努力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多次部门评比中,他所在的部门在整个分公司均稳稳占据前三的位置。2000年,他被提升为“大鹏证券”分公司(营业部)总经理,此时的他才刚刚30岁。刚进入行业5年就出任分公司总经理,这对于他来说又是一次巨大的鼓舞。“要知道,像我这样的新手5年就能做到总经理的位置,我感到自己很幸运,没有当时学校的培养,这是万万不能实现的”,庆幸之余,他不忘表达对母校的感激之情。2005年,“大鹏证券”因为自身在金融衍生产品、资金管理等方面的经营不善,被“长江证券”接管了经纪业务,而陈庆生也转入“长江证券”,并成为接管后唯一从外地调回北京的营业部总经理。在转入“长江证券”后,他一边致力于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一边集中精力研究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和证券交易的规律,并在证券经营方面积累了一系列的理论、经验,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其经营业绩也屡次受到总公司的嘉奖。“其实公司的业绩是众多同事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在其中穿针引线而已”,把成绩归于团队的贡献,他在人格上给中财学子作出了表率。
钻研行业前景 呼吁人才进入
据陈庆生介绍,我国国内证券公司日益走向规范化。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证券行业将走向两极分化,梯队差距将愈发明显。而作为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最前沿的行业,证券行业在我国目前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行业前景好。目前,中国处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即使遭遇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经济也将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而证券市场向来是“政策市”,政府出于发展经济的目的,一定不会让证券市场出现不和谐因素。所以,虽然处在“熊市”,但证券市场还会继续保持发展势头。
“大学生一般不了解这个行业,不愿意承担风险,其实考虑到行业发展前景,这个行业绝对值得进入”。陈庆生一边分析,一边给我们讲述。在交谈中,他不时以专业的口吻谈论证券行业的前景,让我们更加佩服这个工作时间不长但经验丰富的校友。他在行业前景研究方面的建树、在证券投资方面的专业素养、在证券管理和资产经营方面的天赋、在公司人员队伍建设上的创新,面面俱到,令人钦佩。一个证券行业从业者,能清晰洞察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足见他对工作的热情和专业水平。
在交谈中,陈庆生也表示出他对证券行业的担忧:人才缺乏,尤其是缺乏精英人才进入该行业。他告诉我们:“即使遭遇金融危机,很多行业开始裁员,但是我们这家分支机构准备逆风而上,不但不会裁员,还会积极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据他分析,我们了解到,从目前整个证券市场体系来看,证券行业需要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工作人员。截止2008年底,我国有8000多万个账户在从事证券投资,而整个证券行业的工作人员仅有3、4万左右,这其中还有很大的缺口。而绝大部分财经专业大学毕业生不愿意进入这个充满竞争的行业,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他也借此表达自己的呼吁:证券行业需要专业的经济类大学毕业生进入,只有拥有足够的人才基础,整个证券行业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举手投足,陈庆生体现出对这个行业充满了热爱。这份热情,将成为他努力钻研、认真工作、再创辉煌的不竭动力。他始终关注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个行业做出贡献。“干一行,爱一行”在这位年少得志的老总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阐释。
分享人生感悟 畅谈成功经验
在陈庆生看来,证券行业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行业,能够给予年轻人很好的锻炼机会。他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年轻人需要锻炼的机会,年轻需要锻炼,而证券行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他看来,引导年轻人进入证券行业有偌大的好处:证券行业充满竞争,无论是资产的波动还是风险的承担都有助于年轻人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与相对安逸的国企、银行相比,证券行业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能够保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证券行业能够迅速取得成功,有利于刺激年轻人努力拼搏、创造佳绩。他还讲到,“大学生在事业的发展起步阶段进入证券行业,如果他能在这个行业打拼出一片天地,那他以后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会获得成功,因为这个行业对一个人的锻炼是全方位的、是彻彻底底的”。“当你接触并掌握丰富的知识、积累了足够的人脉、获得了众多来自不同行业的信息渠道,你从事何种工作都会很成功”,的确,他对于成功的路径分析得透彻独到。
在采访过程中,陈庆生多次向我们指出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在他看来,证券市场是一个复杂的市场,无论是股票行情的研究、各方信息的解读,还是证券投资方向的确定,都需要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头脑。“没有独立思考,你就只能跟随大众,那样的话,你永远也别想获得额外的收益”,他这样告诫我们。他的话也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独立思考,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也是至关重要,无论是选择工作还是选择继续深造,都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对于人生目标,陈庆生给出了这样的解读:一个人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因为只有时刻提醒自己关注目标,才能让一个人集中精力去攻克它、去征服它。目标就像一盏路灯。他举出华尔街华裔经纪人的成功事例来证明目标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华尔街华裔分析师、经纪人在举目无亲、没有后台的情况下,能够在华尔街站稳脚跟,靠的就是努力打拼、明确的目标、自己独立做。
另外,陈庆生认为,读书是为自己做事业打根基,没有这个根基,事业即使一时成功,也不回保持长久。“空袋子难直立”,很久以前,智者就这样告诫世人。采访中,陈庆生的观点同样清晰:多读书,求甚解。他指出,从事证券行业想要取得成功,读大量的书是前提;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就难以从千万信息中提取最有利于自身的信息。正所谓“书读万卷,其义自见”!同时,他还指出了“精读”的重要性,只有认真解读作者的每一句话,才能真正吸取书中的智慧、才能从书中获取营养。
(校友工作者协会记者:周鸿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