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当前位置: 人物

李培林

发布日期:2019-04-19 | 赞:


 

李培林,男,19272月生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县。1945年在信阳应山随县区乡政府、豫南中学、河南军区卫生部,应对内战打游击任看护员、会计;1946年至1947年在河南军区新四军第五师七团参加中原突围北上任会计、粮秣员;1947年至1949年由晋城到邯郸调中原局组织部编入刘伯承、邓小平大军天池干部大队,南下反攻千里跃进大别山,创建根据地任区乡政权区委委员、秘书、乡长;1949年到1952年调鄂豫区党委,由河南商城县到武汉任湖北省委组织部干事;1952年至1963年在北京俄文专修学校、北京俄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学院任人事学生科副科长、系科党总支部书记、副主作;1963年至1972年在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会计系、金融系、学生处任支部书记、总支副书记(1969年至1972年曾在“五七”干校);1972年后历任湖北省革命委员会财贸办公室政治处副主任,湖北省财政厅政治处主任、党组、党委成员、副厅长、顾问;19927月离职休养。其后任中国珠算协会理事顾问、湖北省珠算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湖北省新四军暨华北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副会长兼省直联络组长。


 

 


 

耳听得清,嘴讲得清,笔写得清;一手好字,一手好文章,一手好算盘(技艺、电脑);以上三个清和三个一是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必须做到的。


 

                    ——李培林


 

 


 

迈步征途中


 

——记湖北省财政厅原副厅长李培林校友


 

 


 

  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李培林所读之书是否达到万卷虽无从计算,但他每天的阅读时间却不会少于三至五小时;行万里路,他的确是亲身做到了。湖北省的70多个县,全国的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除西藏和港澳台)都曾到过,这万里路,甚至远远超过。他自身的探求意念和外部环境的驱使,促成了这万里路的经历,这一切则都是主客观所促成的。


 

接受教育 坚定信念


 

   少年时代的李培林,其求学经历应当说是历经坎坷。日寇入侵,他因而失学回家务农。其后,在黄陂中学及边区建国公学的经历对他的影响极为重要。他认为,不仅要抗日,而且还要建设好国家,在党的教育下,他选择了自己的政治道路,为万里路的征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抗日根据地的办学条件,与今日的办学条件相比,有天壤之别。可以说是有校名而无校舍,栖身祠堂庙宇和民房,稻场山坡大树下作课堂,门板当黑板进行教学,游击式的办学条件极其艰苦。在陂安南中学建国公学主持校务的是胡默然、李实同志,他俩是我党早期党员,经过大革命的洗礼,熬过了革命低潮,迎来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被党派遣负责办学培养干部,由他俩选派了一批优秀的党员干部如龚依群、蔡承祖、陈伯浩、王锡珍、左企云、黄振夏、吴芷英,有真才实学的一批青年教师如华光、钟鸣、李一清、朱虹等。这一批办学骨干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工作认真负责,身体力行,模范的言传身教,使学生不仅获得了文化知识,而且还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学到了行军自卫的军事常识。日本投降后,在中国两种命运的大决战中,学校毅然分配李培林直接去参加新四军第五师的战斗部队,从事看护员、粮秣员、会计工作。抗战时的求学经历,让他迅速成长,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发展信念,确定了正确的政治方向,他决心在党的指引下不断前进。


 

中原突围 北上南下


 

   中原突围西征的历程,是血与火的征程。在这艰辛重要的征程中,李培林在中原军区与战友们在铁的组织集体中同大军一起走过大别山、桐柏、伏牛、秦岭、中条的崇山峻岭,涉过淮河、白河、丹江、汉水、洛河、黄河的恶浪狂涛,北上南下,行军作战,在中原逐鹿的军旅中度过自己的青春岁月,这也是李培林万里征途中具有特殊意义的部分。


 

   1946年,蒋介石一手拿着停战协定假戏真做以欺骗舆论,一手发布军令,调集三十万大军,妄图一举歼灭中原六万人民子弟兵。从此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拉开了序幕。当时我军装备简陋,弹药不济,缺乏供给,而敌军则占领广大城乡,既有交通通迅之便,又有外援的支持,且装备精良,军事上处于暂时的绝对优势,对我军疯狂围追堵截,空中时而有飞机助战,还有遍地多如牛毛的保安团队骚扰,每天24小时,难得有一个平静的日子和宁静的夜晚,战斗之频繁,实难胜数,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以待战局的变化。我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一路上山峦起伏,河流遍布,村落稀少,贫困落后,因此宿不得舍,食不得粮,伤亡颇大,病员猶多。据红军老战士讲,其困苦不亚于长征后期。   1946年   7月   29日   ,部队在秦岭丹凤县南丈沟,曾遭国民党整编第三师赵锡田部的埋伏,敌十倍于我,居高临下,妄图聚歼我军,经一日激战,反复冲搏,终于突出重围,此役我军付出伤亡一百余人的代价。河南军区战斗部队2000余人,以25日行程二千余里,沿途艰苦奋战终于胜利到达战略转移的终点秦岭,随即投入开辟鄂豫陕根据地的斗争。


 

   李培林亲身参与了这些惊心动魄的战斗,在其《征程记述》中写下了当时艰苦奋战的历程,中原突围战略中血与火的考验,成为他人生万里路上难得的精神财富。19477月,他在刘邓大军天池干部大队,经鲁西南过黄河越陇海铁路,沿豫东平原南下大别山。11月到达黄陂方梅区,又以无比的毅力与胆识,坚守在素山寺、朱红山、云雾山,对峙姚家集、长轩岭、研子岗沿线据点之敌,克服艰难阻险,度过难关,直到淮海战役胜利结束。1949年春,战局大有好转,第四野战军南下解放了武汉。


 

北京高校二十年


 

   19495月大城市解放后,李培林离开游击战争生活的农村,调入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在阅马场红楼办公,当时年轻气盛,工作激情颇高,心情愉快,工作出色,深受领导信任。19529月,省委组织部接华中局转来中央组织部的电文,大意是:物色党务工作者与政治助教到北京中央留苏预备部工作,选派有文化程度的知识分子干部。当时,组织上认为李培林是最合适的人选,他在入伍之前读过12年的书,有写作能力,与工农干部相比是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知识分子,临行给他定了七等一级也就是后来的十七级。


 

   随后,李培林按照中央组织部的安排到中央留苏预备部报到。中央留苏预备部是设在北京西单俄文专修学校办公的一个常设机构,党的关系在中直党委,在学校内称为二部。该部每年从各省会以上的城市,选拔优秀高中毕业生和在读的重点高校一年级优秀大学生,集中到这里培训,并在一年时间内完成如下任务:一是短期突击速成学好俄语;二是严格政治审查与教育,为期一周的忠诚老实运动,贯穿始终强调学生应具备的组织性、纪律性教育;三是做好体检与护照、着装的一切准备工作。李培林当时担任学生科副科长,在当时,能选拔成为留苏预备生是非常光荣的事情。


 

   李培林在留苏预备部先后工作了七年,后期任党总支副书记。优秀的集体、品学兼优的学生们也激励着他认真负责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他曾经处理过一位很棘手学生的事,一名在临出国的前几天父亲突然病故的学生多次找到李培林,要放弃留学,想在北京就业工作以照顾困难家庭。当时,李培林并未同意,而是鼓励并动员他放下家庭包袱,出国去苏联学习,家庭问题则由地方民政部门负责解决。在他的劝说和帮助下,该生放心地去了苏联,半年后,他给李培林寄来了一封信并且还附上了照片,表达对李培林鼓励他出国的感谢。


 

   李培林还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工作了十年,其中有三年是在翻译专修科度过的,曾任副主任、党总支书记,后来调到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工作。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的前身是由老区来的干部学校,虽然是解放进城后办的大学,但保留了老区办学的骨干力量和老区办教育的良好传统作风。中财院几起几落,上马下马多次,李培林去时正值第三次上马,他被分配在会计系任支部书记。当时会计系有学生300余人,学生的整体素质比较好。李培林经常挤时间听系主任张伟涛教授的《会计原理》课程。支部书记去听课,引起了教师们的赞赏,很快他就和教研室的老师打成了一片。后来,学校将三个系的支部集中起来成立了学生处,他与黄健、高一民同志一起,在姜明远副院长领导下,制定了学生处工作条例二十五条,具体贯彻高教六十条的精神,顺利开展各项工作。从1964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李培林曾先后负责了两批学生参加安徽、山西的“四清”运动,与同学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生活上、思想上、工作上与同学们亲密相处打成一片。三十多年后,很多同学已担任了银行行长、财政局局长、税务局局长,大家到武汉出差,总是惦记着要与他相聚谈心。他也坦言,在高校二十年与一群优秀进步青年相处是相当愉快的,当毕业生在事业上获得成功时,他也感到十分高兴和欣慰。


 

湖北财贸三十八年


 

   在十年动乱中,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被当时的北京主政人物谢富治大笔一挥撤销。1972年,李培林调任湖北省革命委员会财贸办公室政治处副主任,后又担任湖北省财政厅政治处主任、副厅长、顾问等职务。在湖北省财贸的30多年中,他在多次会议上为我国财税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提出了重要建议。在1979年湖北省工商税座谈会上,他在总结发言中就工商税立法、工业重复纳税、商业批零划分、工商税负担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关于固定资产税、所得税、工商所得税、资源税等,他建议财政部税种出台应有先有后,不可一次完成,需要不断完善,应该克服盲目性,增强计划性、自觉性,以适应经济税收工作的发展趋势。此外他还狠抓了湖北财税干部的培训提高,以适应财税工作的要求。


 

1992年离休后,李培林参加了中国珠算协会和湖北省珠算协会的工作。在协会的16年中,他奔波各地的珠算协会调查研究,弘扬中国珠算文化,辛勤奉献付出了许多。1979年,中国珠算协会与各省珠算协会的建立,是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以来应运而生的产物。此项工作具有十分广泛的群众性、事务性、技术性、学术性,在中国珠算协会、湖北省珠算协会理事会中积极努力的工作,展示出他对珠算文化的重视,他也为珠算事业的普及提高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此外,他还很重视与台湾省在珠算文化上的学术交流,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1995年,他曾获得湖北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先进工作者称号,2005年获省财政厅优秀党员称号。1995年,他还得到台湾省商业会珠算振兴委员会嘉奖,并制奖牌撰文曰:李培林先生以整体的中国心与民族情,发扬固有珠算国粹,竭心尽力,热忱奉献,谨表崇敬。他在珠算协会的工作卓有成效,在万里征程中,他又到达一个新的高度。


 

 


 

(校友工作者协会记者:樊小雨)


 

上一条:邵淳

下一条:任侠

故事STORY

服务SERVICE

学院南路校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

邮编:100081

沙河校区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

邮编:102206

版权所有:中央财经大学 京ICP备050046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