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当前位置: 人物

文明

发布日期:2019-04-19 | 赞:


 

文明,男,19438月生于陕西省横山县。1964年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系。1968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建筑工程部102工程指挥部。1972年参与湖北省建委组建的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编制办公室工作。1973年调回北京第三建筑工程公司。1978年任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编辑室主任、副编审。1989年后,在中国建设银行投资研究所从事期刊编辑及投资理论研究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室主任、编辑室主任、副所长和编审等职务。1996年进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办公室负责公文核稿及专项调研工作,2000年任行长办公室主任。其间多篇论文被评为中国投资学会1989年度、1994年度和2000年度的优秀论文。同年被聘为财政部研究生部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文


 

 


 

文章千古事 明德万年馨


 

——记中国建设银行办公室主任文明校友


 

 


 

20087月中旬一个美丽的早晨,我们如约来到位于北京金融街中国建设银行总部大楼文明校友的办公室对他进行了采访。在两个多小时的访谈中,文明校友将自己六十多年来的人生感悟娓娓道来,在每一个人生阶段,身处不同的角色,他都能尽情挥洒,演绎从容率真的自我。


 

感恩:赤字之心


 

文明出生在陕西省横山县。自幼生长在黄土高原的他,有着大西北男子汉的粗犷、豪气和倔强。对自己的故乡和母校,他一直怀着深深的眷恋,对帮助过自己的亲人、朋友、老师,他也常深怀感恩之心,在采访过程中,他一次次提到他们的名字,那种敬佩、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自两、三岁起,文明就生活在外祖父家并随母亲姓文,是外祖父把他送进村里的夏书房识字,并期望他能多学些知识。他至今仍记得小时候外祖父总是问他长大后想要干什么的情形,当时他的志向是当一名乡文书,因为年幼的他看到乡文书的形象与气质比村里人高雅。外祖父对他的回答很满意。老人临终前惟一的嘱托是要他的父母无论家境如何艰难,也要坚持供文明读书。念中学时,学校生活艰苦,经常吃不饱饭。家里的状况也并不好,父母和兄弟们也常常要忍饥挨饿。每逢村里有人进城,母亲还是会千方百计地托人捎一点炒面、炒米之类的干粮给他。他每次吃着母亲捎来的干粮,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流,他心里最清楚,自己多吃了这一口,家里的父母和兄弟就要饿肚子。怀着对父母、兄弟的感恩之情,文明不敢稍有懈怠,他发奋读书立志要报效家人,最终考取了中央财政金融学院。


 

谈起母校,文明说,中财之所以有这么多成功的校友,是由于当时作为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合办的高校,     任教的   老师大都是国内权威专家,他们有的是来自财政部、人民银行的优秀干部,有的是来自高校财经专业的优秀教师,既有坚实的财政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讲起课来非常生动也很实用。说到自己敬     仰的   老师,文明一下子就说出财政系的沈云、姜维壮、叶振鹏、韩壁、林犹恭、郭光耀、秦     元英等   老师的名字,他对这些老教授的人品、学识赞赏不已。特别是财政系主     任沈云   老师,他至今仍记得这位财政领域大师曾经明确的告诉他们,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是专门培养中央和省一级财政专业干部的!也许正是当年学校如此明确的定位和培养目标,激励着中财学子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取得不菲的成绩。“在学校时,     沈云   老师的谆谆教诲使我受益匪浅,毕业后又是     沈   老师把我带到了中国财经出版社开始编辑生涯,一干就是十一年。我真的非常感谢他。”他说,     沈   老师不仅给了他财经编辑专业的指导,还在做人上给他很深的影响。对于这位恩师,他充满了感激之情。他强调,人永远应该懂得感恩,无论是对故乡还是对母校。在出版社工作期间,他帮助母校的教师出版著作十多部,包括     姜维壮   老师的《当代财政学主要观点》、《当代财政学主要观点研究》,     林犹恭   老师的《基本建设财务信用学》、     孙翊刚   老师的《中国财政史》、王广谦、李健的《当代西方金融学说》……为母校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对此,王广谦校长特意在一次校刊座谈会上感谢文明对母校工作的鼎力支持。


 

学而不厌:从大学生到财经专家


 

大学毕业后,文明被分配到建筑工程部102工程指挥部,从1968年至1978年十年间,主要从事财务会计及企业管理工作。从学校到企业再到后来的财经出版社和建行,对于他来说,始终如一的就是学习。他总感觉自己的知识不够充实,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文明把工作当作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专业知识也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从事财务工作多年并且成绩斐然,甚至在年轻时就曾崭露头角。他认为掌握了基本财务会计原理后,在工作中多思考、多琢磨,干起工作来才熟能生巧。他说,大家都知道孔子讲过“学而优则仕”,而实际上孔子还讲过“仕而优则学”。就是说,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位置,都是很好的学习机会,都不能忽视学习,而且职位越高,责任越大,学习的重要性也就越突出。


 

刚毕业的时候,文明在做完会计本职工作之后,会做很多分外的工作来加强学习。在出版社当编辑室主任的时候,他就从与作者、编者的沟通中学习,视野不断开拓,学术积累也渐渐深厚。在投资研究所的时候,他更是将学习与研究贯穿始终。他总是能看到别人的长处,发觉自己的不足,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因此他总能从身边的人身上学习到新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态度,也使他结交了很多让他受益匪浅的好朋友。


 

对于学习,文明认为既要广博,又要有所专长。比如,经济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学专家就能解决的,它往往要涉及到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因此,经济学家不应该只谈经世济国,更要善于解决实际问题。在现实的生活中,虽然有很多问题,我们未必能解决,但至少要有所关注。即要通过广泛的学习、观察拥有广博的学识,又要苦心修炼,术业有专攻,一个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专长才能立足和发展。


 

诲人不倦:良师益友


 

文明虽然身居要职,但却十分和蔼,他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因为年轻人总是充满活力,他也很愿意用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去帮助年轻人成长。


 

1996年,文明被聘为财政部研究生部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负责讲授投资经济学。对于自己的学生,他要求严格却也总是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学生的困难和压力,尽全力去帮助他们。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文明就像伯乐一样,发现了很多有才华的青年才俊,大力培养他们并帮助他们进步。论文和书籍的出版,往往影响一个人前进的步伐,为了能及时发现好的论文、书籍,文明总是牺牲休息时间,夜以继日地伏案工作,为此他患上了严重的脊椎病,疼痛难忍。如今,他的椅子上还总是放着一个特殊的靠垫,用以支撑自己的脊椎。有时甚至连大年三十,举国同庆辞旧迎新之时,文明还在办公室里看稿子,沉浸在书稿中他完全忘记了节日的到来。


 

出版社有一次组织大家去北戴河休养,他却背着厚厚的一摞稿子去,一到北戴河就钻进房间里看书稿,由于长时间阅读,导致了他的眼睛严重痉挛……他先后编审出版了《投资研究》、《中国投资管理》约80多期,主编大型工具书《融资投资实用全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年出版),参与主编大型工具书《中国投资管理大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出版)、《中国投资年鉴》(中国金融出版社1994年、1995年出版)、《中国投资百科全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年出版)5部,共计1000多万字。


 

文明总是默默工作,甘为人梯。当他看到一批批年轻人成长起来后,脸上便会露出自豪和欣慰的微笑。在30年的编辑出版及科研工作中,他共编辑出版图书180多种,编审期刊100余期,总计约8000多万字,因此朋友为他题赠横幅“墨海游龙”。他以自己的行动践行自身的信念:做一个对社会有益对他人有助的人。


 

中庸之道:智者不惑


 

文明说自己一直对做官并不感兴趣,只想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编辑,他要广泛接触各类学派,同一个学术理论问题,不同学派的专家往往观点各异,但在他看来,其实很多情况只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的方面,都有道理,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可以出版,令读者有所借鉴。他一般不过分强调自己的观点,而是能够“通过比较,在不同中发现相同的因子,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有谦卑之心,更必须具备深厚的知识基础和人生积淀,这也使他的内心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体现了强大的人格魄力。


 

在谈到“求同存异”的时候,文明认为,求同存异只是和谐共处的一种手段,关键是能够从异中看到同,从同中看到异,而要达到这个境界,中庸之道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中庸不是中间,而是“适度”,是对“度”的把握,不要极端。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庸之道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庸之道在经济学上也很有意义,例如,讲经济平衡主要是供求之间的均衡,这个均衡也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平衡,还有结构上的平衡,不是绝对的平衡,而是动态的均衡。这就是“适度”在经济学上的把握和运用。耳顺之年的文明已经能够更加全面地、中庸地看待身边的一切。对于人生的几次工作调动,文明告诉我们,文化大革命后,国家百业待举,尤其经济领域,教材严重匮乏、专业人才奇缺。出于专业报国的想法文明跟随     沈云   老师来到中国财经出版社。他在财经出版社长期出色的工作,得到建设银行领导的认可,加之多年来,母校培养出的财经情结,也使他十分希望有机会能从事投资领域的专业研究,因而他调入建设银行工作。


 

文明鼓励年轻人,对待工作和环境一定要有强大的适应力。他说:“不管把你放在哪里,都要用心做最好的自己、用心做好每一份工作”,这种积极适应的心态,正体现出文明如“水”般的人生哲学---随遇而安、清浊并吞,无论身处何境,都能够展现自己存在的价值。


 

升华:辉煌建行人


 

文明和建设银行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刚刚大学毕业那会儿,在102工程指挥部任建筑企业会计的他,经常到建设银行办理业务。他亲身感受到建设银行对于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建设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调到财经出版社后,由于他负责编审几乎所有有关基建投资和银行方面的书籍。从那时起,他就和建设银行往来密切。建设银行的行长会议、教材编审委员会会议、投资学会会议…他都作为出版社的代表应邀出席,由于他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与建行的密切联系,80年代中后期,经过建行党组成员的一致同意,文明调到中国建设银行投资研究所工作。


 

不惑之年的文明,经过了多年在企业工作的学习和锻炼并且经过出版业的专业训练,使他在建行的工作可谓是得心应手。1996年,文明调到行长办公室,负责公文核稿等工作,直接对建行领导负责。当时,王岐山行长对公文的要求很严格,所有经他签发的公文必须先经主任级的文明审阅。因此,当时建行流传着文明主任是建行“最后一支笔”的说法。面对如此重大的责任和繁重的工作压力,他却轻松面对。一方面多年的编辑工作经验使他对相关工作非常熟悉,工作起来游刃有余。另外一方面,他能够很快的适应工作环境、了解工作需要。在此期间,除了审阅公文他还组织起草了《建设银行内部控制》、《建设银行公文办法》、《建设银行会议制度》、《党委会及行务会工作规则》等重要文件;负责《现代商业银行导刊》、《投资研究》的终审工作;负责《中国建设银行史》、《中国建设银行光辉50年》、《中国建设银行大事记》的总编纂工作等。文明说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使命就是编写和出版建设银行行史。虽然2003年文明就到了退休的年龄,但是建行领导却要他继续编写建设银行行史。一提起建行的历史,他便显得格外亲切,也特别的自豪和激动。他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比的是综合竞争力,如果非要找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那只能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源于企业历史的积淀,是企业发展最为持久的动力。他告诉我们,现在的建设银行是在1908年成立的交通银行基础上创建的。建设银行创建之初,在主体业务、制度体系、领导班底、分支机构、员工队伍、办公场所等六个方面,全面继承了建国初期的交通银行。在老一代建行员工中,从行领导到部门领导及业务专家,有相当一部分就是从交通银行转过来的。一位参与接管交通银行的老领导在谈到建设银行与交通银行的关系时说:“建设银行与交通银行的关系,就是解放军与八路军的关系。”这个比喻很形象,也很恰当。而新建行的历史实际上又是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国家建设的每一个项目都离不开建设银行的参与和支持。作为一个建行人,这是很值得自豪的事情。也正是这份自豪鼓励着他付出了7年的时间和精力去专心研究并提出一套独到的编写建行历史的创意、主题和框架。这些成果即将付梓。


 

梁楣之愿:我们都是中财人


 

对于我们,老校友表现出了一种自然的亲近和关怀。当我们到他办公室时,他已经泡好了茶等着我们,在采访的最后,他还盛情地邀请我们共进午餐。他说校友间的情谊是不分年龄的,只要是校友都应该以朋友相待,因为我们都是中财人!


 

对于年轻的中财学子,文明引用了孔子的三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来勉励大家要勤奋学习、广交朋友、宽以待人。他认为《论语》的前两句话一句是讲学习,一句是讲交朋友。学习和交友是人生的两大乐事,恰恰说明了学习与友谊的重要性。人要善于学习,善结交朋友又必须学会宽容。中财在国内财经院校中享有盛誉,生源质量高、学习气氛好,专业品牌对于中财学子是一大优势。同时,中财校友相互的认可度也很高,校友与校友之间建立的友谊也是根深蒂固,这也是中财人的另一大优势。只要我们心有理想,脚踏实地,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中财人成为国之栋梁!


 

一首《六十感怀》,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


 

六十花甲忆峥嵘,


 

往事历历昨与今。


 

少小从学亦作农,


 

寒窗苦修十六春。


 

投身建设汽车城,


 

南北五载历艰辛。


 

甘做嫁衣事财经,


 

墨海奉献赤子心。


 

不惑年后建行人,


 

流年十四家园情。


 

耳顺时节话归隐,


 

细品人生笑春风。


 

 


 

(校友工作者协会记者:刘朋)


 

上一条:陈辉明

下一条:王德宝

故事STORY

服务SERVICE

学院南路校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

邮编:100081

沙河校区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

邮编:102206

版权所有:中央财经大学 京ICP备050046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