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当前位置: 人物

谢庚

发布日期:2019-04-19 | 来源: | 赞:

 

谢庚,男,汉族,19611月生于北京。19801984年就读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财政学专业,2000年至2005年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攻读研究生,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东北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流动站指导专家。19848月至19982月在财政部办公厅工作,历任研究处主任科员,新闻处副处长,综合处处长。19982月至20014月,任中国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20014月至20016月,任中国证监会政策研究室主任;20016月至今,任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部主任。


 

 


 

大学期间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学透基础理论,使自己具备分析问题的“还原能力”,即能够把复杂的现实问题还原到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之中寻求其规律性,而不是在各种观点的比较中人云亦云。


 

——谢庚


 

 


 

耕耘 收获 思索


 

——记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部主任谢庚校友


 

 


 

2008229日,在中国证监会的办公大楼里,我们有幸采访到了我校财政80级校友,现证监会市场监管部主任谢庚,亲切、睿智、幽默,几个简单的词汇似乎不足以概括我们对于谢庚的全部印象,那就让我们从一个个故事和感悟开始说起吧……


 

时光印记


 

选择中财——长路求索  缘起偶然  


 

踏入中财,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故事,讲述着自己与中财的不解之缘,谢庚的中财之路则因一篇文章而开始。1980年,正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的阶段,也是“十年浩劫”之后经济建设全面恢复的阶段,改革和建设对于人才的需求相当迫切。但是相比之下,对于当时百废待兴的国家来说,经济建设急需的科学技术人才尤其缺乏。于是,报考理工科院校便成了当时学子们普遍的选择,正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但在报考前夕就要确定方向的时候,他在《光明日报》上偶然看到了一篇文章,讲的是苏联的经验:一个国家在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的57年时间里,需要大批的理工科人才,但随后管理人才匮乏的矛盾将会逐渐突出出来。尽管当时的高校招生信息极其有限,中财的招生信息也只列出了财政、金融、工会、保险、基建几个专业的名称,并不能从中了解到这些专业的内涵和从业去向,但谢庚明白它应该属于经济管理类专业。于是,带着几分专业认知的朦胧和对未来需求的认识,他毅然选择了文科,选择了中财。


 

当时,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虽然报了所选的经济类专业,但对于具体的内容却了解甚少,到了学校之后才发现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差甚远。有人甚至把工业会计的简称“工会(kuai)”误认作“工会(hui)”,到了学校才恍然大悟。走进大学后的生活依然充满了未知与猜想,四年的光阴之路上布满了求索的脚印。


 

初入中财——厂校合一  心灰意冷


 

时光倒流至28年前,当时的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只是北京卷烟厂厂区的一小部分。由于学校在文革期间停办,建国初期中财的校址成了后来批建的北京卷烟厂的厂区,78年复校后形成了厂校共处格局。这里不仅没有想象中高等院校的优雅与宁静,甚至还比不上中学的条件。“这难道就是我们奋力拼搏考取的大学吗?”沮丧与失望的心灰意冷之情不由得溢于言表。


 

初到中财,现在一进校门面对的花坛当时是工厂的卷烟车间大楼,校园里刺鼻的烟草气味和机器的轰鸣,取代了鸟语花香和书院的宁静,烘烤烟草的车间一刻不停地用鼓风机向外吹着烟末,同学们经过那里都会习惯地掩鼻绕行。


 

学院的领导机关蜷缩在校区东北角紧靠教工家属楼的一个筒子楼里,昏暗的楼道里堆满了文件柜和杂物。


 

学校的操场当时是卷烟厂存放原料的货场,被一个个巨大的烟垛占据,现在主楼东侧一个裙楼围合的花园式庭院改造成了操场,天暖的时候,在这里上球类和体操课;冬天就在中间泼出一片冰场上滑冰课。


 

校园里一排排的简易木板房,被谢庚误认为是工人大学,开学才知道这就是上课的教室。


 

住宿条件更是无以言表,本来应该是九月份开学,但由于教室、宿舍腾不出来,一直拖到1120号才正式开学,并且北京的学生还暂时不具备住宿的条件。外地的同学分别住在四面漏风的礼堂和简易木板房中,早上起来鼻孔里全是冰碴。


 

难怪当时一位语文教师曾经调侃道:“我们也是大学,但每每走到别人大学门前时,便不由得生出敬畏之情。”  


 

回首往昔——流金岁月  风发意气


 

比起其他兄弟院校,中财的条件的确不成体统。然而,寒窑自有苦中乐,穷家子弟早当家。正是中财的艰苦环境,练就了中财人坚韧务实和拼搏向上的性格。  


 

由于学校在文革期间停办,原来的师资分散到了各地,有些到了其他财政部的部属院校执教,也有些进了工厂、机关和事业单位从事财务会计管理工作,1978年复校之后,原来的师资才被陆续调回。可能是由于老师们不凡的经历,中财的教师表现出了亲和、务实的特质,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多了几分和谐与顺畅。当时的中财有许多非常优秀的老师,比如财政系的姜维壮、赵春新教授,会计系的李天民、魏振雄教授、金融系的刘广第、张玉文教授等等。所有这些,都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软环境。


 

谢庚在校学习期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围绕改革路径的理论与实践探讨异常活跃,这为当时的中财提供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各种学术报告、学术研讨、论文竞赛活动,激发和凝聚了不少有志学子的才智。在本科期间,除了不断地学习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谢庚还担任了80级财政班班长、校团委组织部部长、《学经济》杂志的主编等职务,通过学生工作,可以学到很多书本学不到的知识,锻炼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这对于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大有好处。“做任何事只要用心去做,都会有所悟、有所得、有所获,如果你觉得社会工作是负担,那最好不要去做,因为你没有感受到工作的乐趣与收获。”谢庚如是说。


 

艰苦的办学条件,给了中财学子一个历练自己的平台,使大学生活充实而丰富。在那难忘的岁月里,除了学习、研讨之外,同学们共同参加了建校劳动,使学习、生活环境的每一分改善,都凝聚了学子们的汗水;在并不规范的狭小操场上,举行过众多体育赛事,也搞过彻夜无眠的篝火晚会,她甚至比现在宽大的操场更能留下深刻的记忆;由于与北京卷烟厂同院共处,学生和工人有过并肩救火的经历,也有过摩擦争斗的记忆。数年之后,回首往事,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日成绩的取得便是平日努力之厚积薄发。


 

岁月思索


 

人生感悟——刻苦用心  历久弥聪


 

时下是竞争型社会,且尤以人才竞争为首。那么人之成材之路有什么要义吗?谢庚坦陈了他的感悟。人的智商有高下之分,但天资的差别并不大,尤其是到了大学阶段,这个层面的差别就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了。显然,后天的努力决定了成材之路,但努力的方法各有不同。  


 

首先是获取信息的能力。人之所以聪明或者不聪明,首先就在于头脑中是否有丰富的信息储备,而如何有效获取信息,主要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渠道,相应地,我们应注重培养以下两方面的能力。


 

一是获取间接信息的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就是读书了。而读书与读书的差别也是相当大的。有些人有爱读书的习惯,能够抓紧时间,分秒必争地用心去读,而有些则不然。有些人读书偏重知识面的广博,有些则更专注于专业性。读书的方法不同,效果自然有高下之分,获取的信息量也必然有显著的差别。


 

针对读书的具体方法,有些人倾向于强记忆式的读书方法,拿起书来就像背书一样,把书读死了。而有效的读书方法在于能够批判地、扬弃地去读,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理性地对书籍所提供的信息进行评判,实现把书本从厚读到薄的过程,把书本知识逐渐转化为自己的思想,。


 

二是取得直接经验的能力。人们常说“经一事,长一智”,但有些人经一事,却不能长一智,这就是福尔摩斯说过的“看与观察毕竟是两回事”。有些人在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能够对所观察到的事物进行积极的思考,那么他们的经历就会在思考中升华为经验,为日后的实践提供借鉴。


 

其次是处理信息的能力,即在获取信息之后,如何运用理性思维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也就是思维方式的培养问题。有些人虽然满腹经纶,但却不能从书本中走出来,在看待现实问题时,往往容易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如果一个人能够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进行一番系统的辩证思维,正如沙中淘金,最终所沉淀下来的必然是对于自己最有益的东西。久而久之,对于知识的学习、书本的领悟将会实现由厚到薄的转变,而这样的人在实践中更容易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针对这一点,谢庚认为自己在大学时期最受益的一点就是没有把哲学当作政治课去听,而是把它当作了一种方法论。大学期间所学的公文写作、形式逻辑等课程对于个人思维方式的培养乃至以后的工作都有很深刻的影响。


 

再者就是与人沟通的能力,主要包括两方面能力的培养,即文字方式和语言表达。人具有社会属性,人有了知识和思想并非用于自我陶醉,而是要应用于社会,因此必须与人沟通,或用于说服领导以利决策,或用于说服群众以利实践,或用于说服合作伙伴以利达成共识。与人沟通本身是一种技巧,一门学问,需要学会换位思考和正确把握沟通的角度,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学习。


 

最后是组织落实能力的培养。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一个人光有思想,而不能付诸实践是不行的,而从思想到实践转化的关键就是要注重基本素质的培养,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安排,将各项计划的细节落到实处。


 

关注教育——德育为先


 

谈到学校的教学问题,谢庚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首先在教学上,我国目前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对于“德”,对于人性的培养还是较为欠缺的,教育界的现状值得我们反思。


 

教育之本,在于育人。学校承担的更多是一种社会责任,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育人,对“德”的培养应当被放在重要的位置。现代社会,“德”作为人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中央戏剧学院的一位老师提出,他们要招的学生必须是“真实的人”而不是“修饰的人”,他们不仅要具有真的外表,而且应有真实的感情和真实的语言表达。


 

而在用人学中,人被分为四种,即德才兼备者,谓之圣人;德胜于才者,谓之忠人;才胜于德者,谓之小人;德才皆无者,谓之愚人。用人之序,应先用德才兼备者;若无圣人,则用德胜于才者;若无忠人,则用德才皆无者;最后方为才胜于德者。如果一个人德有问题,办事情、看问题都只从一己私利出发,不考虑大局,那么他的能力越大,对于整体工作进展的破坏也就越大。在这里,“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我们的大学不仅仅要使学生掌握到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应当培养他们作为优秀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提升学生的人格素养。


 

其次,学校本身即为一个产业,而对于产业的投资最终将表现为效益。对于学校这一特殊的产业,这种效益首先并不应该表现为学校收了多少的钱,而应当表现为它的产品——学生的实干能力能够给社会带来多少价值。


 

因此,对于学校的产业性质,我们要进行重新的认识,把学校教育的落脚点真正放在它所生产的“产品”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干能力,为社会创造最大的价值。


 

读书学习——重在方法


 

当笔者问及大学期间对校友影响最大的课程时,谢庚微笑着提到在本科毕业时,也曾有老师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如今,20多年过去了,面对同样的问题,给出的答案则包含了更多厚重的人生积淀。


 

“对于大学四年所学的课程,具体内容大都不记得了。但整个四年大学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这四年的学习让我从一个中学生逐渐成长为一个具有专业感觉的国家干部,有了学习的能力,知道了该如何去学习、如何去思考。”


 

又该如何去学习呢?谢庚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大学期间的学习最重要的是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只有最基本的理论掌握了,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还应具备一种“还原能力”,即把现实问题还原到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之中。比如我们现在经常讨论我国宏观经济问题,如果仅仅只是从网络上搜集各种观点,然后从一大堆的观点之中综合出自己的观点,将自己沉浸在各种观点之中,本身就是一种浮躁的研究方法。而我们如果对于基础理论的理解比较透彻的话,就会想到宏观经济学中对于经济的分析归根结底只有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几个点,如果对这几点内容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经济传导机理有深刻认识的话,对于现实问题的分析自然就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工作岗位上的学习则更为重要,因为不管你在大学期间学的是什么专业,与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知识需求都不是一一对应的,因此必须持续学习。但是在工作岗位的学习与在校学习有很大的差别。谢庚称之为“撞击---反射式学习”,简单说来就是一种“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式的学习方法。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哪方面的问题,就针对这个问题搜集信息,进行分析,如果专业知识不足,可以补看有关的书籍,缺哪部分补哪部分,不一定要系统地掌握整个理论体系。这样,通过点的引导,积点成线,积线成面,只要我们能做一个工作中的有心人,那么一个完善的知识系统就会在不断的积累中逐渐建立起来。


 

校友寄语


 

学校建设——实干能力+理论积淀+人格素养→长远发展


 

中财的最大特色在于其“实务化”的风格,各项教学均以实务制度为基础跟进,所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强,这是我们的强项所在。但是我们的理论教学却相对薄弱,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重夯实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将现实还原到理论上的“还原能力”,就像学校考试给出的应用题,学生一定要知道考的是什么知识点。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要重视德育教育;在教学指导方向上,应该着眼于培养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才,要把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为重点。


 

中财学子——务实+新→成才


 

中财人都比较务实,中财学子应当继续发扬踏踏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的精神。


 

创新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它根源于国家法律体系、激励机制,根源于每个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我国社会发展到今天,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理论创新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创新人才。如果没有创新能力,在今后的竞争中也是要落伍的。因此我们要勇于创新,强化创新的责任意识。创新不是一个简单的胆量问题,它根源于我们对于基础理论的掌握和对于以往条件的理解,否则创新就会进入误区,可能形式上是创新,但实质上却只是对旧有内容的重复。


 

如何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呢?创新意识不是到机关单位工作后慢慢培养的,应该从上大学期间,也就是在我们思维框架的形成阶段,就努力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洋洋洒洒数千言,但还有很多的故事未能在文中讲述,还有很多的感悟不能一一详尽地阐发。校友之言,承载了数十载光阴的重量,放在心头,沉甸甸的,留给我们的是久久的回味,对于学习,对于未来,对于人生,也有了更深一层的思考。


 

 


 

(校友工作者协会记者:尚雅闪)


 

 


 

                       


 

 


 

上一条:武爱民

下一条:毕恩元

故事STORY

服务SERVICE

学院南路校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

邮编:100081

沙河校区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

邮编:102206

版权所有:中央财经大学 京ICP备050046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