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当前位置: 人物

巴曙松

发布日期:2019-04-22 | 来源: | 赞:


 

巴曙松,男,1969年生于湖北武汉。1987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先后获得工学学士和经济学硕士学位。1996年考入中央财经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99年毕业后曾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深圳)、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中央财经大学等数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2007年借调到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担任经济部副部长。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包括: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企业年金资格评审专家、中国证监会基金评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银监会考试委员会专家、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华中科技大学中国金融市场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先后担任中国银行杭州市分行副行长、中银香港助理总经理、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等职务,并兼任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兴业银行、民生租赁、长江养老保险等公司独立董事。


 


 

从安静的关山口,只要你有足够的积累,只要你出发,就能到达北京的长安街、香港的中环、美国的华尔街。


 

——巴曙松


 

 


 

孜孜以求的金融工作者


 

——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校友


 


 

金融,当今社会一个令老百姓也普遍关注的话题;金融,一个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词汇。如今已经走进了普通百姓的生活,而要真正的了解金融,懂得金融,作为是一个专业的问题,需要刻苦钻研,孜孜不倦地研究。到底如何才能真正理解金融,中国的金融市场怎样发展?对这些问题的疑惑和兴趣引导他走上金融的研究之路。


 

梦想指引的前进道路


 

1996年,一个满怀梦想的年轻人走进了中央财经大学的校园,开始了他又一次的学术攀登。虽然他在读大学的时候学的是理工科,但是大学毕业后,他却选择了在经济领域的研究深造,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财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就是我们专访的主人公,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的巴曙松。


 

回想当年的这个决定,在当时让人有些费解,但是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做出这个决定,一方面是源于内心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也是时代的选择。巴曙松一直对文学情有独钟,中学时代就以“楚才杯”甲等奖崭露头角,在大学时代,他还任校广播台台长,组织诗歌朗诵会等一系列活动。巴曙松说道:“后来改学经济学,是时代给80年代的大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可能,当时的学生,总体上都能够保持相对开放的心态和自我挑战的反思能力。围棋界有一句术语:善谋者谋势,不善谋者谋子。上世纪90年代,正值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期,而我也据此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做出了调整。”面对那个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巴曙松准确地预见并把握住了时代的发展方向,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他人生一个重要的拐点。之后,巴曙松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从事     博士后研究。


 

当回忆起在中财的点点滴滴,巴曙松的学生告诉我们:当年,巴曙松在中财学习的时候特别刻苦,读书,写论文,都废寝忘食。有一次竟然晕倒在澡堂里。就是凭借这样一种对学术的认真和执着,巴曙松在中财这样一个学风严谨的校园里,通过不断的努力,一步步迈向学术的高峰。巴曙松也是全校第一个用自己的稿费买电脑的人。也许,正因为这样一段刻骨铭心的学习生活,让他对中财情有独钟。他是中财的兼职教授,基本每年都会回来作讲座,带来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一些新的想法,作为导师,他在学生身上付出了相当大的精力,提供很多科研工作和实习的机会,让同学们更多地接触实践。


 

我只是一个金融工作者


 

从百度上检索,与巴曙松相关的网页达1490000个,在业界,他也是声名远扬。但他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记者采访的时候说:“我只是一个金融工作者。”


 

在对待学术研究上,巴曙松是严肃谨慎的,容不得有任何马虎,对待学生也一样,要求非常严格,读书写论文都必须认真细致,当学生学习态度上出现问题时,他会很严厉地提出批评。他自己则经常在半夜两、三点时还在做研究。


 

如果你认为          巴     老师只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那就大错特错了。他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从教育界、学术界,到商界、政界,都有他的身影。因为金融本身是一门经世济邦之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金融学与市场的结合更为紧密。经济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如果只停留在纯粹的理论研究上,是搞不好金融的,实践和研究之间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而非此消彼长。他曾在一本专著的后记中说过:“读书未必是书房里的悬梁刺股,而是与肝胆相照人共事、于无字处读书。对我来说,那些不同类型的机构,给了我从内部及时了解金融市场动向的机会和条件。我在金融部门工作十余年后转到研究部门,始终不能放下对于实际问题的偏爱,我想,学者与实际部门应当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以相互促进。”他进一步解释说:“当我做中国银行的基层副行长和在海外从事风险管理时,我亲眼看到了不良资产是如何产生的,而当我在作不良资产和风险管理研究时,就知道如何在制度上加以防范。”也许,正是因为金融的这样一种应用性和实践性,他参加了许多组织,包括成为企业的独立董事,这些都为他更好地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培养了一种扩散性的全局思维。


 

在香港工作的时候,巴曙松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进行了相关方面的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这一博士论文,也是目前国内第一本比较系统研究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专著2000年时,与祖国大陆相比,香港的金融市场相对发达,在银行、证券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香港这个相对活跃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巴曙松的研究思维更加开阔,从他的研究中不难发现,他特别注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20078月底,在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巴曙松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副所长的身份参与此次学习的讲解,在洞察全球金融竞争和监管形势之后,他给出了一份全局性建议。这是中央政治局集体第一次以金融业为主题的学习,这既显示了中央领导对于金融业的高度重视与关注,也凸现了巴曙松在金融界所取得的学术地位,是对他这位金融工作者业绩的最大肯定。


 

做“空中飞人”的日子——值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巴曙松时,那就是“勤奋”。


 

从中国期刊网检索,可以发现他已发表550篇论文,而且这个数字一直在增加,另外他还出版了10余部专著,而且每年都会出来一、两本专著。一边要做学术研究,一边要参与各种事务性工作,还要指导学生。他怎样统筹安排,怎么会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他的学生告诉我们,老师靠的是勤奋和对时间的高密度利用。勤奋,毋庸置疑,巴曙松对各方面工作研究都是孜孜不倦的态度,在指导学生的时候也毫不放松,尽最大的努力引导学生,给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在工作研究之余,他会挤出时间来阅读大量新闻,了解当前形势,包括经济、政治各方面的,所以,巴曙松的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他的学生都自愧不如。很多学生曾试图跟着巴曙松的节奏学习工作,但是都没有坚持下来,可见他的勤奋和毅力是一般人没有办法做到的。当然,他也非常看重对时间的利用,把握每一分每一秒来做工作和研究。他的学生告诉我们,在机场候机的时候,老师也不让脑子闲下来,《金融业的现场》的序和后记都是他在候机大厅写出来的。  


 

他的旺盛精力有时候达到一种惊人的程度。有一次,他坐二十多小时的飞机从南美回国,下了飞机,立即投入工作,别人用休息来倒时差,可是巴曙松却用工作来倒时差。


 

得一生尊敬的导师


 

巴曙松有很多的职位称呼,如董事、委员、所长等,但当被问及老师最愿意被怎么称呼时,他的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告诉我们,是“教授”或者“老师”。他认为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虽然他是一位兼职教授,但是他投入到教学科研中的精力是最多的。


 

无论多忙,巴曙松都会抽出时间来跟学生交流。当然,交流方式多种多样,除了面对面的沟通,还有利用网络交流。他经常在独立论坛上组织学生讨论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通过这种方式来搭建一个大的平台以实现学术资源的共享。除此以外,他还组织学生一起做科研。他会合理安排学生的构成,并在各环节进行细致的指导。通过几次课题研究,大家在交流中不断吸取新的观点,就能获得提高。


 

巴曙松对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视,也经常给大家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但是,他对学生要求严厉早有耳闻。他的研究生,在读书期间至少要公开发表5篇学术论文,其中至少要有一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这样他才会在论文的开题报告上签字。他认为研究生要有基本的研究素养,而这就是他给的底线。他平时带学生做课题,选题都是紧跟时代发展,从当前现状出发密切联系实际的。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上,他主张自主报名和开展研究,学术氛围比较自由。另外,他特别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研究兴趣。他给学生开了一份书单,都是他看过的认为很有价值的书,一共100多本专业书,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量以增加思维的广度和厚度。巴曙松还用自己的科研经费给优秀的学生发奖学金,支持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名师出高徒,他的多位学生都获得过“涌金特等奖”。


 

在学习上,巴曙松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但在生活上,他是一个非常亲切随和的人,对学生的关怀无处不在。虽然工作非常繁忙,可他总会抽出时间来带学生进行课题讨论。有时候,老师会突然来到学生宿舍,事先不会通知任何人,直接到宿舍,给学生们一个不小的惊喜,让人觉得很亲切,但是等大家坐下来聊天时,老师又会很认真地谈谈学习,帮学生解决一些问题。逢年过节,他都会组织学生一起聚会;而他的生日,几乎都是跟学生一起度过的。当然他也不是一个刻板的人,平时也经常发幽默短信给学生作为一个“EASY TIME”。他所指导的一个学生说:“他是一个值得一辈子尊敬的老师!”  


 

 


 

从容为人 坦荡生活


 

巴曙松的学生几次强调,其实老师在生活中是一个非常风趣幽默的人。每次讲座,现场气氛都非常活跃,因为他总是那么诙谐睿智。他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经济学家》,从各个角度剖析经济学家的内涵,精辟幽默,且富哲理。


 

提及巴曙松的兴趣,他的学生们都异口同声说是金庸的武侠,老师总是一遍遍地看金庸的书来放松自己,尽管已经看过好多遍,但是仍然乐此不疲。老师最大的兴趣就是看书,他也经常强调学生要多看书,特别是文史哲方面的,要求学生培养一种人文素养。在聚会时,他也会唱唱歌,经常看看电影,写写影评。就是这样真实地过着一天又一天,在平凡的生活中孕育着他的伟大。


 

虽然,没有当面对巴曙松进行采访,但他对中财学子的殷切期望和鼓励我们可以从他的话语中体味:“从安静的关山口,只要你有足够的积累,只要你出发,就能到达到北京的长安街、香港的中环、美国的华尔街。”  


 

 


 

                            (校友工作者协会记者:程希玺)


 

 


 

上一条:彭菲

下一条:赵洪武

故事STORY

服务SERVICE

学院南路校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

邮编:100081

沙河校区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

邮编:102206

版权所有:中央财经大学 京ICP备050046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