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七十春秋写华章,龙马奋进起新航——王瑶琪校长在建校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致辞

发布日期:2019-10-24 | 来源: | 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在举国上下还沉浸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的喜庆日子里,我们迎来了中央财经大学建校七十周年。今天,我们隆重集会,热烈庆祝中央财经大学七十周年华诞!在这样喜悦和激动的时刻,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向海内外校友和全体师生员工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

作为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直接创办的第一所财经高校,中央财经大学与共和国发展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开国之初,党中央根据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筹划建立专门院校以培养急需的财经管理人才。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下,我校于新中国诞生后36天宣告成立,承担起为国家培养红色理财专家的光荣使命,开启了学校曲折又辉煌的办学历程。1978年初,在邓小平、李先念、姚依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直接关心和亲自过问下,文革期间一度停办的学校得以顺利复校,并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进入了大踏步发展的新时期。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一直得到了党和国家几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对中央财大的建设发展也给与了多次直接关怀。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建校六十周年时,专门致信勉励学校要“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培养更多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管理人才,争取早日建成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这让全体中财大人备受鼓舞、倍增信心!十年来,全校师生牢记嘱托要求,全力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回首七十年发展历程,中央财经大学在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中起步,在艰苦岁月中不忘初心,在改革开放中焕发生机,在新时代里龙马奋进。办学空间从西黄城根22号院30余亩方寸之地,到学院南路、清河、西山和沙河高教园区的千余亩校园;办学规模从成立初期的470人,到如今全日制在校生超过一万六千人;学科专业从早期的财政、税政、统计、会计、贸易、企业管理、银行、保险等14个专业,发展到目前拥有55个本科专业,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学科为主体,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国际合作交流从零起步,到今天已和全世界35个国家、地区的170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深度合作交流关系。学校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是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共建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七十载岁月峥嵘,中央财大始终奋斗在富国裕民、求真求是的道路上。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国家急需财经管理人才。老一代中财大人秉持为国分忧、富国裕民的志向,积极投身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会计统计、企业管理、贸易基建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领域,并做出了大量奠基性、开创性贡献。改革开放以后,中财大人积极发挥财政、金融、会计、保险、税务、投资等领域的传统学科优势,以“求真求是”的理念开展财经理论、政策和实践研究。进入新时代,中央财大紧密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立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40年的实践经验开展科学研究,在“新市场财政学”、“发展宏观经济学”等领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做出了坚实的贡献;在“国家金融安全”、“战略经济与军民融合”、“数字经济与中国经济转型”等方面的研究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许多成果纳入国策。回首七十年不懈求索,中央财大在服务国家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努力进取,成为研究中国和世界经济问题的重要高地。

七十载弦歌不辍,中央财大始终奋进在育才为国、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建校之初,学校明确把 “培养财经专门人才和红色理财专家”作为办学的首要任务,把“围绕教学、面向同学、开展少而精的课程”作为办好学校的着力点。在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和辅仁大学的经济系科师资加入,厚实了中央财大人才培养的大师基础。老一辈学者陈岱孙、崔敬伯、张伟弢、崔书香等先生,学贯中西,会通古今,他们对于改变国家的贫弱、人民的疾苦,有一颗赤子之心,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毅然回国,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人民、学校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老教授们以为国育才为使命,在教育教学中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这种精神镌刻在学校的人才培养史上,深深地影响着一代代中财大的老师们。今天,学校以全球化的格局和时代的视野,积极推进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用十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锤炼课程,以“金融学”为代表的一批“金课”赋予了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深入的研究分析能力,基于“问题链教学”创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回首七十年春风化雨,中央财大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中追求卓越,培养了14万各级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被社会誉为“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

七十载倍道兼行,中央财大始终奋力在忠诚报国、担责向上的道路上。从建校之初,学校就把忠诚报国和经世济民融为一体,印刻在中央财大校友和全体教职员工心中。从忠诚履职的铁面审计长、亚洲年度最佳财长、勇于改革的央行行长、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行政官,到各大银行行长、勇于创新的企业家,再到新经济下的商业青年领袖,中央财大人活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时代发展的领航者、改革者、推动者和建设者。在校内,有一批优秀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持续关注中国经济改革实践,致力于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急需的理论和政策研究;还有着力于不断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管理服务团队,有默默奉献支援边疆和贫困地区的教师队伍,有主动奔赴震区开展灾后心理援助的爱心团队。回首七十年栉风沐雨,无数中财大人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代代传递着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忠于人民、忠诚于事业的信仰,传递着家国责任永远重于泰山的信念,在各行各业里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向上向前发展的中坚力量。

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学校的发展历史就是校友们、师生们光荣的奋斗历程,就是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真实写照,就是与国家的经济建设休戚与共的生动映像。七十年来,中央财大胸怀财经黄埔人的赤子之心、龙马担乾坤的家国之志,以“求真求是、追求卓越”为办学理念,牢记“忠诚、团结、求实、创新”校训,以推动“国家繁荣、社会进步”为己任,发扬“担当责任、勇往直前”的精神,走出了一条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财经大学的发展道路,为财经高等教育繁荣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饮水思源,不忘初心。重温历史,回顾成就,我们衷心感谢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衷心感谢教育部对学校改革发展的高度重视和领导支持,衷心感谢北京市对学校的指导帮助。我们还要特别感谢财政部对学校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和关怀厚爱。今天,共和国四任财长亲临大会,再次给全体中财大人带来了无限的喜悦和无上的荣光!我们还要感谢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税务总局对学校一贯的支持,感谢长期以来以各种方式给学校支持和帮助的各界人士!

在这里,我还要代表学校,向为中央财大创建和发展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老一辈教育家、老教授、历任校领导和已经离退休的教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以卓越才华奋斗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一线的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在各行各业担责奋斗的海内外校友们致以崇高敬意!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伟大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高教强国的夙愿、“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无不昭示着我们必须扎根中国大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学校的发展和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和世界和平与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紧密结合,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以坚韧执着的奋斗,勇于创新担当,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

面向未来,我们要持续推进精英教育战略,坚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一流师资培育一流人才。在世界发展的坐标系中,我们要致力于培养有能力增进社会大众福祉的时代新人,建设高质量专业教育体系和学科体系,建立以高水平科研带动一流教学的机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自我驱动能力和改善世界的能力,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精英人才。

面向未来,我们要着力加强人才强校战略,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产生推动社会进步的新思想和前沿理论。教师队伍是高水平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会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在全球范围内延揽英才,营造有利于探索经济社会变革发展奥秘的学术环境,大力推进跨学科跨学校跨国界的合作,建设能够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智慧的研究型大学。

面向未来,我们要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充分激发基层组织和教职工、学生的创造潜力。在全球化的时代里,在新技术新经济的飞速变革中,学校的高水平发展,必然要把优化内部治理结构作为大学创造力的重要保障,大力推进校院两级改革,明晰权责,优化运行机制,增强院系活力,让学校成为富有生机、富有远见、勇担责任的大学。
 

七十春秋写华章,龙马奋进起新航!在教育强国的新征途中,中央财经大学将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教育报国使命,在忠诚中奋斗,在团结中奋进,朝着建设“有特色、多科性、国际化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奋勇前进!我们有信心,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在教育部和北京市的正确领导下,在财政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海内外校友和全体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将学校办得更好,将中央财经大学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故事STORY

服务SERVICE

学院南路校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

邮编:100081

沙河校区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

邮编:102206

版权所有:中央财经大学 京ICP备050046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71号